AI导读: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25年,中国外贸市场将更加多元化,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重要发展窗口期。行业呈现AI赋能、物流完善等新趋势,但也面临合规性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在1月1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其在“买全球”方面的持续优势。随着2025年的到来,外贸企业普遍反映来自欧洲、亚太、中东、拉美等市场的订单量有所增长,预示着中国外贸的长期潜力仍然巨大,目标市场将更加多元化。

跨境电商行业在延续2024年高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系列新趋势,包括AI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产业带协同效应的提升。这些新趋势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跨境电商平台和出海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力,加强合规管理,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以实现品牌化发展和高质量出海。

2024年12月,阿里国际站的B2B线上出口增速迅速提升,全球流量、支付买家数等核心指标也大幅上涨。以法国为例,服饰、箱包、鞋靴、健康护理、礼品工艺以及消费电子等行业在阿里国际站上的支付买家数增幅均超过100%。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也与跨境电商平台在推广、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

广东佛山小伙梁伟炽的经历是跨境电商从业者的一个缩影。他所在的英得尔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ICECO品牌日本运营分部,通过亚马逊平台实现了订单量的快速增长。梁伟炽表示,他们负责的户外电器品牌ICECO在亚马逊平台日本站运营后,订单量同比增长了60%,年销售额约2.5亿日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已超过12万家,累计在海外注册商标超过3万个。过去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了超过10倍。海外市场的庞大体量、低电商渗透率与高增长速度,成为中国商家拓展境外业务的坚实基础,也是各大平台重金投入跨境电商业务的信心来源。

为了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各大平台也在积极布局。阿里国际站在全国各个外贸产业聚集地区设立了本地商家服务中心,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字外贸综合服务。拼多多旗下电商平台Temu已实现对国内制造业品类的全覆盖,推动了上万家制造业企业成功出海。SHEIN则吸引了国内多个省份和产业带的商家和品牌进驻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境内品牌、商家出海。

在物流方面,菜鸟、圆通等物流企业也在加速全球布局。菜鸟国际快递已在全国落地5家跨境商家中心,有望为中小出海商家的国际快递业务节省物流成本。圆通则推出了中哈跨境快递物流业务,并优化了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服务质量。

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成为跨境电商服务的新标配。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表示,新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带给市场最大的技术变革。通过AI技术,外贸企业可以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全球市场的趋势,解决产品选择、市场选择等问题。同时,AI技术还能成为重要的数字化生产力,极大提升效率。

展望未来,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有望延续强劲增长态势。然而,如何在保护主义甚至地缘政治的挑战中保障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不可规避的问题。为此,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发布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五项倡议,呼吁全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产业带也在加速走向世界。然而,要实现高质量出海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合规管理、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同时,地方政府和跨境电商平台也应加强对可能有损中国制造品牌形象行为的监督和支持。

跨境电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