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同时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银行通过多次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1月14日电,国新办于14日隆重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详细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透露,2024年货币政策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而言,2024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约3.43%,同比下降了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约为3.11%,同比降低了0.88个百分点。宣昌能指出,这一系列成效得益于人民银行全年坚持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银行先后四次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旨在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和高质量发展。从总量上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了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这些措施力度之大,均为近年来所罕见。

在结构上,人民银行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了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截至去年末,已有22000个项目得到了银行的营销对接,已签订贷款合同并等待企业随时提款的金额高达8389亿元。此外,还推出了3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了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并推动了存量房贷利率的进一步降低,每年可为借款人减少房贷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在传导方面,人民银行疏通了政策利率的传导渠道,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并逐步理顺了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还强化了利率政策的执行,治理了资金空转现象,优化了对公存款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汇率方面,尽管面临复杂形势,但人民币汇率仍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并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宣昌能总结道,总体来看,2024年货币政策不仅实现了金融总量的合理增长,还推动了信贷结构的不断优化。截至去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同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以及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长速度也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

展望未来,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要求,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突出强调有力、有效、精准、灵活等要求,对调控区间的把握也偏向宽松一些。人民银行将根据年中经济运行情况持续不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宣昌能还透露,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以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将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图片及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