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北向资金影响几何?
AI导读:
沪深港交易所在2024年分阶段调整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取消北向资金实时交易信息披露。多位私募人士对此表示,虽然北向资金的实时数据对市场有影响,但投资者应更关注公司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数据。
A股市场中,北向资金作为一股敏锐的资金力量,历来备受私募游资及广大投资者的瞩目,被视为市场资金流向的“风向标”。
为进一步优化沪港通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一致性,沪深港交易所早在2024年4月12日便宣布,将分阶段调整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第一阶段已于5月13日完成,涉及北向资金交易信息的调整。第二阶段则于7月26日披露细则,并决定自8月19日起全面调整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
随着此次调整的实施,沪深股通和深股通的交易信息披露将在每个交易日收市后进行,包括成交总额、总成交笔数、ETF成交总额、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名单及其成交总额等数据,并按月度、年度公布汇总情况。同时,每季度第五个交易日还将公布上季度末单只证券的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港股通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包括在交易时间内实时公布额度余额,以及收市后公布详细的交易数据。
此次调整对市场情绪产生了显著影响。北向资金作为市场的“聪明钱”,其动向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随着实时交易数据的取消,市场情绪或许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多位私募人士表示,虽然北向资金的实时数据对市场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投资者更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数据。
深圳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指出,北向资金因其数次精准抄底逃顶而被市场认定为“聪明钱”,对A股影响巨大。然而,真正的北向资金往往注重基本面研究分析,以中长线策略为主。而一些“假北向”资金则偏向于短线炒作,因此将北向资金视为市场风向标并不完全合适。
安徽美通资产董事长陈红兵也表示,自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为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不再披露实时数据,将有利于降低市场过度波动,稳定投资者心态和预期。长期来看,投资者将更多依赖于公司基本面、宏观经济数据和其他市场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经改编)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