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找矿资金投入,推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AI导读:
中国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累计投入4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找矿,其中社会资金占比超90%。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完成大量区域和矿产地质调查,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加大探矿权出让力度,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庞无忌) 中国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14日在北京透露,中国正加大找矿资金投入,以推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社会资金占比超过90%,并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每年投入都将超过千亿元。
当日,自然资源部举行了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熊自力在会上指出,自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已显著加大投入力度,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17.4万平方千米和1:5万矿产地质调查18.6万平方千米,有效提升了基础地质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拉动了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
熊自力还介绍,为支持找矿行动,相关政策供给也显著加大。中国已完成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并出台了《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的通知》《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等超过80个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旨在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要件、提高审批效率,从而鼓励和支持矿业权人快速增储上产。
此外,探矿权出让力度也在持续加大。熊自力表示,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一个区块来源广泛、评价快速、出让有序的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区块来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提供有力支持。据悉,2024年将首次向地方下达探矿权出让计划,并设定探矿权出让数量的底线。去年全年,中国已提供了超过1400个战略性矿产勘查区块,这一数量创下了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这些区块重点围绕油气、锂、铜、金、铁、煤炭、铝土矿、钾盐等关键矿种,投放在新疆、甘肃、河南、广西、湖北、内蒙古、江西、河北、山东、四川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或删除)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