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成果显著,全力支撑“三农”工作
AI导读:
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撑“三农”工作,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2024年该机构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农业农村部党组的指导要求,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扎实推动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加速了高水平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进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年,我国粮食产量成功突破1.4万亿斤大关,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强国建设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实力持续提升。2024年,该机构新发表了4910篇SCI/EI收录论文,同比增长4.9%。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第一署名单位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还牵头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累计收集资源达13.9万份,其中包括746份濒危资源的抢救性收集,长期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更是突破了58万份。
在支撑农业稳产保供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该机构积极支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派出48支科技小分队、近2000人次,奔赴全国28个省市开展粮食丰收专项行动,并组织“田间课堂”等技术培训千余次。同时,通过突破提质固氮耦合增产技术,推广ARC功能微生物菌剂,在全国17个省的230个示范点实现了大豆和花生分别平均增产15.1%和19.5%的佳绩。
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构牵头44个产业顾问组,开展产业规划、技术指导、本土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在黑龙江桦川,大田试验示范了200余个主粮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了15项新技术;在贵州台江,成功打造了“鲤吻香米”区域品牌,并研制出工业酸汤技术,助力苗家酸汤产业发展;在甘肃舟曲,助力蜂产品检测实验室通过“双认证”,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规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科技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他强调,要深化院所改革,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优化提升创新工程,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组织系统化、攻关体系化、支撑服务建制化,努力提升农科院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吴孔明还提出了八项重点工作,包括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强化战略性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拓展农业科技合作、打造“三农”领域国家高端智库、加强条件平台设施建设以及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经济日报记者常理,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