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大模型产业在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持续加码,A股公司纷纷加大投入,抢抓发展机遇。深市已有259家上市公司涉足AI大模型相关产业,展现出强劲实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时娜)近期,深圳街头出现的人形机器人迅速走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重要桥梁,人形机器人借助大模型和大算力的支持,正逐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智慧”。

当前,AI大模型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应用领域实现了广泛的拓展,为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的飞跃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中国AI大模型正处于一个技术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政策支持显著、行业应用广泛、企业积极参与和投资不断增加的爆发式增长阶段。据预测,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94.16亿元,同比增长108.12%,并有望在2026年突破700亿元大关。”

面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A股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积极涌入AI大模型产业。以深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59家上市公司涉足AI大模型相关产业,其中38家公司成功推出了自有大模型产品,如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中科创达的Rubik魔方大模型以及浪潮信息的“源2.0”大模型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深市公司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

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为了推动AI大模型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的部署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并推动其在重点场景的应用。

上海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印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将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并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

此外,深圳也发布了《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计划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的“训力券”,对租用智能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给予资助,以降低其大模型研发的负担。

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具体举措支持AI大模型的发展。其中,《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将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同时,北京还将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应用工程,以促进大模型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增强人工智能的工程化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系列利好政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更为AI大模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上市公司积极抢抓机遇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工业制造、医疗健康、金融等行业纷纷加速探索并集成AI大模型的能力,使其在研发生产、辅助诊断、智能办公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AI大模型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众多A股公司的涌入。

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市已有259家上市公司涉足AI大模型相关产业,其中38家公司成功推出了自有大模型产品。这些公司在AI、大模型等领域的深入布局与技术创新,使其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增长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深市259家AI大模型产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3万亿元,平均营收达到115.71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91.97亿元,平均净利润6.92亿元,研发强度接近6%。

在盈利方面,这259家公司中有近七成实现了盈利,其中101家公司的盈利超过1亿元,45家公司的盈利超过5亿元。在利润增长方面,122家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55家公司的增长超过50%,38家公司的增长甚至超过100%。

科大讯飞作为深市AI大模型产业的龙头公司之一,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148.50亿元,同比增长17.73%。公司已与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推出了覆盖超300个应用场景的行业大模型,并在工业互联网、汽车行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科大讯飞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智能教育产品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而AI辅助诊断系统“智医助理”则在全国多地落地应用,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AI大模型的蓬勃发展,对算力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浪潮信息凭借其强大的服务器研发和生产能力,为AI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持。2024年前三季度,浪潮信息实现营业收入831.26亿元,同比增长72.83%;实现归母净利润12.94亿元,同比增长64.53%。

全志科技则专注于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在AI边缘计算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公司将AI算法和大模型加速技术融入其芯片产品中,实现了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024年前三季度,全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50.36%;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34.56%。

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对数据中心的性能和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润泽科技凭借其先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专业的运维服务,为众多AI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解决方案。2024年前三季度,润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4.10亿元,同比增长139.11%;实现归母净利润15.14亿元,同比增长35.13%。润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IDC、AIDC业务的发展主要受市场需求驱动,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的应用仍在加速推进,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业务布局,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