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全年金融数据于1月14日发布,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人民币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均有所增长。货币信贷总量稳定,信贷结构优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2024年全年金融数据于1月14日由央行正式发布,揭示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一系列重要指标。

截至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初步统计显示,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虽比上年减少3.32万亿元,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回顾2024年,金融总量数据持续突破关键节点,M2突破300万亿元大关,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5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更是突破了400万亿元。这些数据的增长,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与活力。

权威专家指出,2024年货币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劲;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更多地流向了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贷款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

从金融总量数据的合理增长来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特别是12月新增贷款近1万亿元,为同期较高水平,显示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回暖。

尽管近期地方化债和不良贷款核减对金融数据产生了一定扰动,但权威专家认为,这些因素长远来看有助于纾解债务链条、增加地方财力、畅通经济循环、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并最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也进一步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随着后续政策的持续发酵,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金融部门也将持续引导资源流向关键领域。

在存款方面,2024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7.3%,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3%。虽然存款增速较11月末有所下降,但专家表示这主要受到春节假期错位、财政支出提速以及非银机构调整资产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此外,2024年全年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恢复向好。贷款结构也明显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以及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也是一大亮点。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3%,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均比上年同期有显著降低。

权威专家强调,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较强,近5年来,通过降准、下调LPR等一系列措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未来,货币政策仍需持续发力,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也表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