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A股上市公司密集公告市值管理制度。自2024年11月以来,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积极披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情况,市值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热点。

  证监会于1月13日隆重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主要围绕总结2024年工作成果及规划2025年重点任务展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并加大对上市公司分红、回购的激励与约束力度。新年伊始,A股市场迎来一波上市公司密集公告市值管理制度的热潮。

  1月14日,郴电国际、顺络电子等多家公司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公告。据统计,截至1月14日17时,自2024年11月以来,已有44家上市公司公开宣布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并有190家上市公司正处于市值管理制度审议阶段。这些市值管理制度涵盖了信息披露机制的透明化、投资者关系的维护、资本运作策略、股权激励计划以及分红政策等多个方面。

  从时间分布来看,2024年全年共有43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市值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其中10月4家,11月7家,12月则激增至28家,而2025年1月截至目前已有8家公司发布相关公告。可见,自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市值管理制度的建设热度显著上升,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新焦点。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此表示,上市公司积极制定市值管理制度,不仅体现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也彰显了保护股东权益的决心。这一举措通过提升公司透明度和治理水平,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引导公司更加关注长期价值的创造,为构建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政策背景,2024年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应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值管理工具,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其质量。

  众多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速完善市值管理体系。据统计,自2024年11月以来,已有232家上市公司积极披露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情况。这些公司中不乏格力电器、比亚迪、TCL科技等龙头企业,以及万达电影、杰瑞股份、中颖电子等传媒、新材料、半导体电子领域的民营上市公司,还包括许继电气、中国巨石、招商积余等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

  在已公布的市值管理制度中,多数公司均强调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例如,杰瑞股份表示,其市值管理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在市值管理方式上,44份市值管理制度均提及了适时开展并购重组以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招商积余的市值管理制度更是明确指出,公司实施并购重组需密切关注行业周期变化和竞争态势,积极落实发展战略,聚焦主业,促进产业升级,适时开展兼并收购。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并购重组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多元化发展。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能够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此外,股权激励也是上市公司积极采用的一种市值管理方式。杰瑞股份的市值管理制度便提出,董事会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利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工具,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公司价值。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则指出,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促使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达成最大化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需兼顾合规性、平衡性、持续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及透明度,充分考量并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诉求;强化上市公司的回报意识;构建科学的市值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市值管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