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表示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大河财立方消息】2025年1月14日,国家新闻办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详细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等领导也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核心要点:

央行:贷款利率持续下滑

宣昌能介绍了2024年12月的金融数据,总体来看,货币政策成效显著。金融总量适度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约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持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在100左右,实现了内外均衡。

央行: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

宣昌能表示,为实现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人民银行将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利率政策空间。今年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以更好地平衡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

此外,人民银行将兼顾内外平衡,多措并举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财政部已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银行补充资本,地方政府专项债也是中小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来源,这体现了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

央行:稳定外汇市场预期,防范汇率风险

宣昌能强调,人民银行汇率政策立场明确且持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人民银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实现既定目标。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措施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适时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宣昌能介绍,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以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营造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央行:香港人民币存款创历史新高

宣昌能指出,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下阶段,央行将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的原则,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境内外主体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便利性。

央行:投资国债有风险,暂停买入为稳市场

邹澜表示,经济预期的好转将最终反映到国债收益率水平。国债代表国家信誉,没有信用风险,因此被视为安全资产。但长期国债票面利率固定,市场预期的利率变动会导致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因此投资国债并非无风险。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部分投资者和管理者不熟悉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的市场价格风险,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以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旨在促进市场稳定长远发展。

央行:经济预期好转将影响国债收益率

邹澜指出,长期国债收益率既反映市场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特别是9月以来,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明显增强,预计可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经济预期的好转将最终反映到国债收益率水平。

央行:金融市场互换操作规模扩大

邹澜介绍,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与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和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年市场披露的回购和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央行:强化正向激励,拓宽融资渠道

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正向激励,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引领作用,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央行:提升资本市场工具便利性

邹澜强调,资本市场是信心的风向标和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央行推出的支持资本市场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功能。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确保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增加投资。

央行:M1统计口径修订,将于二月公布

张文红表示,金融统计数据是对金融运行情况的客观反映。通过对历史数据测算,修订后的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增强,稳定性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统计数据的透明度,从今年1月份数据起按修订后的口径统计M1,预计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并同时公布去年1月份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及增长速度。

外汇局: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

李斌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局:外汇展业改革银行增至16家

李斌指出,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国家外汇局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实现了效率提升和风险防控的更好结合,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参与改革的银行已从初期的4家扩展至16家,初步实现了为银行减压、为企业减负的目标。

外汇局:坚决纠正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

贾宁表示,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但中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稳固,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同时,中国外贸外资韧性强,外汇市场稳健性高,国际收支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局将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外贸、外资发展,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支持企业汇率避险。同时,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纠正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