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将优化M1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以反映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变化,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中新网1月14日电,国新办于14日隆重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阐述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符合M1统计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也随之调整,因此,对M1统计口径进行动态优化的需求日益凸显。

张文红详细介绍道,货币供应量,作为某一特定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功能的金融工具总和,是衡量金融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民银行始终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及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变化,并据此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适时调整。自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建立以来,已经历了四次重大调整。

针对此次M1统计口径的优化,张文红明确指出,将在现行M1的基础上,新增纳入个人活期存款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在M1统计体系初创时期,由于当时我国尚未普及个人银行卡,移动支付体系更是无从谈起,个人活期存款无法即时转账和支付,因此未被纳入M1统计范畴。然而,随着支付手段的日新月异,个人活期存款现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即可随时用于支付,其流动性与单位活期存款相仿,故应计入M1。此外,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的备付金,诸如微信钱包、支付宝余额等,均可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流动性强,同样应纳入M1统计。从国际视角来看,主要经济体的M1统计口径普遍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张文红强调,金融统计数据是对金融运行态势的客观反映,统计指标口径的确定应遵循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为政策决策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撑。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入测算,发现修订后的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增强,稳定性也有所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统计数据的透明度,自今年1月份起,将按照修订后的口径统计M1,并预计在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在首次公布修订后M1数据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公布自去年1月份以来的M1余额及增长速度修订值。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