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强化逆周期调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将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设计与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于1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将依据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和金融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政策力度与节奏,全力支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他强调,将综合应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足,维持宽松的社会融资氛围。
宣昌能进一步指出,将深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营的同时,进一步削减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将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其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在谈及2024年12月金融数据时,宣昌能表示,总体来看,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显著。金融总量稳健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持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在100左右,实现了内外均衡。
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
针对人民币汇率,宣昌能指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上升,但中国经济基础坚实,经常账户顺差持续,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具有韧性,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他强调,人民银行汇率政策立场明确且一贯,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人民银行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综合施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完善支持资本市场工具设计与安排
关于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提升。相关企业和机构有了更充裕的时间熟悉新工具,做好各项准备,并为在需要时使用新工具保留了较大空间。
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与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邹澜指出,在股票市值被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将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回购或增持股票,形成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有效发挥稳定市场作用,遏制市场负向循环。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提高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确保相关企业和机构在需要时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增加投资。
回应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邹澜强调,国债代表国家信用,持有到期即可收到本金和约定的票面利息,因此被视为安全资产。然而,由于长期国债票面利率固定,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动会导致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有时波动较大,因此投资国债并非无风险。
他表示,人民银行尊重市场,尊重每个自担风险、自主决策的市场参与者。同时,高度重视国债收益率变化所反映的市场信息。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部分投资者、管理者和公众对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的市场价格风险了解不足,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
此举旨在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确保市场稳健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