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解读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AI导读:
海关总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包括进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加快的原因、贸易顺差问题以及贸易布局等。同时,海关总署还表示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13日上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总体情况。针对记者提出的关于2024年下半年我国进口明显弱于出口,是否与国内需求不足有关的问题,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进行了详细回应。
吕大良司长指出,去年下半年的进口表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尤为明显。具体来说,去年下半年,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普遍下跌,如原油、铁矿砂等,这对进口增速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一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对华出口,这也对我国的进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今年的进口走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2025年我国进口稳增长的空间很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市场容量大、梯次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同时,我国也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吕大良司长还预计,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此外,从海关总署公布的2024年外贸年报来看,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针对近期出口增速加快,是否受季节性、“抢出口”效应影响的问题,吕大良司长表示,这是长期向好趋势的延续,也是政策落地显效的体现。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发力,对出口形成了有力支撑。
在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还就贸易顺差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具体的出口、进口规模和贸易差额是国际供需关系、产业分工、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区间,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国家。针对一些国家滥用出口管制,限制对中国的出口,却又对贸易顺差过度焦虑的现象,王令浚表示这是自相矛盾的。
王令浚副署长还补充说,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连续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序扩大单边开放和市场准入,主动降低关税水平,推动进口值不断创历史新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贸易布局方面,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外贸伙伴遍布全球。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五成,同时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也保持增势。以山东青岛的一个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化工厂为例,其产品出口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市场出口增长超过60%。
青岛港通过不断拓展航线、升级港口优势,帮助“中国制造”出口加速。今年以来,青岛港新增13条直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航线,为出口企业提供新的高质量发展国际物流通道。此外,海关、港口、铁路等单位还联合推动“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服务功能向内陆延伸,支持青岛港开设内陆港51个,总计开通海铁联运班列83条。
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连续9年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我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也保持增长,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地区的进出口也分别实现了增长。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高端化,我国外贸伙伴也不断延伸和扩展。在继续保持和发达国家外贸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伙伴国的外贸关系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