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发布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表示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14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出席,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央行发布的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为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净投放现金达到1.47万亿元。

在贷款方面,2024年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59.58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增加18.09万亿元。住户贷款和企业贷款均有所增加,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存款方面,2024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8.3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增加17.99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显著,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依然较强。

此外,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虽然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新闻发布会上,李斌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8%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空间,初步测算四季度经常账户仍会保持合理增长。他还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宣昌能则强调,2024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为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还提到,我国经常账户连续多年保持顺差,货物贸易顺差为平衡外汇供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央行将不断提升支持资本市场工具的使用便利性,以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发布会还发布了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增量统计数据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趋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