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南省今年将围绕“五向图强”战略,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实践高地。依托自然优势和自贸港政策制度优势,海南省在种业、海洋、航天、数字、绿色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计划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迎接2025年自贸港封关运作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时刻。

中新网海口1月14日电 记者从14日开幕的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了解到,海南省今年将围绕“五向图强”战略,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实践高地。

近年来,海南省凭借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包括适宜的气候温度、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地理纬度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自贸港的政策制度优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海南正奋力推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数图强”“向绿图强”五大方向。

“向种图强”方面,海南省已建成20个种业科研平台,南繁种业产值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并成功组建了海南南繁种业集团和崖州湾生物育种产业联盟。

“向海图强”方面,海南省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已开始试运行,一批重大深海装备成功落地,包括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深远海多功能科考船“探索三号”。此外,全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也已投产,海南省的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

“向天图强”方面,海南省成功实现了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发,标志着海南商业航天的新征程。卫星超级工厂主体结构已封顶,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也已竣工,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厂房等一批产业项目也已开工。

“向数图强”方面,海南省的“来数加工”首单业务已成功落地,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也已上线。海南省还获批了114个网络游戏版号,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营收增长了8%。

“向绿图强”方面,海南省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已达83.6%。通过“碳中和贷”“绿电绿证”等碳减排工具,海南省已带动碳减排量近200万吨。

展望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封关运作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时刻。为此,海南省将进一步提升“五向图强”产业能级。依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海南省将启动实施一批种业科技攻关项目,并发布可共享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1000份以上。同时,海南省还将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制造产业,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推动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在海洋开发方面,海南省将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预计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

在商业航天领域,海南省将加快商业航天发射场3、4号工位建设,推动卫星超级工厂竣工投产,并引入2-3个航天领域数据和应用项目。同时,海南省还将推进通用机场、低空飞行器起降场等保障设施建设。

在数字产业方面,海南省将壮大数字产业生态,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同时,加快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落地,促进数字内容出海、跨境直播、来数加工、电竞、智算、信创等新兴业态集聚。

最后,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海南省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低碳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标杆。海南省还将探索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降碳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85%左右。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