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健身行业首推预收资金“三限”标准
AI导读:
上海市3月1日起实施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通过对健身预售资金限期、限次、限额,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渴望健身却又担心健身房“跑路”的消费者而言,如何办理健身卡而不被“套路”成为了一大难题。不过,从3月1日起,上海市率先推出的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
1月13日,上海市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印发了《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市在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监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实施办法》的亮点,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备受瞩目。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规定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收取会籍类预付款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时长不得超过24个月;课时类(团操、私教、泳教等)预付款金额不得超过20000元,次数不得超过60次;储值类等(兜底)预付款金额也不得超过5000元。同时,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收取的各类预付凭证预付款总计不得超过20000元。这一标准的实施,将对健身行业的预收资金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消费者在办理健身预付卡时,应牢记“三限”标准,保持冷静,避免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尽量按月购买健身会员卡或者短期课程,并签订享有“七天冷静期”的示范合同文本,为自己的冲动消费预留“后悔药”。这样一来,即使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服务不符合期望,也能在七天内无条件退款。
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三限”规定的实施也将对经营者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合理设定预收资金规模,经营者可以加强经营风险控制,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竞争。这将促使经营者从“销售导向”转变为“服务优先”,通过主动售卖“小额、短期”的会籍卡和私教课,提高兑付率和复购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总之,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的实施,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提供双重保障,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期待这一标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更多消费者带来福音。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