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郑州市发改系统在2025年将重点推进提振内需与产业升级两大方向,包括利用增量政策、活跃消费市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支撑。

  记者从2025年郑州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郑州市发改系统将秉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精神,持续奋斗,勇毅前行。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及建设中心城市方面,将重点推进六大工作方向,旨在巩固并增强经济回升的良好态势,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首要任务是提振内需,采取多措并举、挖潜增效的策略。这包括充分利用增量政策,如统筹“两重”项目的谋划储备与建设、资金争取与有效使用,以及“两新”项目的设备更新和政策支持;制定并完善消费市场活跃政策,扩大“以旧换新”范围,提升消费能力与意愿;加大项目资金争取,目标政策性资金项目规模占全省比重达20%左右;推进“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活动,确保高开工率、投产率与达效率;并上线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其次,产业发展方面将寻求突破升级与占先布局。计划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40家,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氢能储能、量子科技、数字孪生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发展,建设未来产业特色园区与项目,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立低空空域协同机制,打造多个低空经济特色园区,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同时,加速数字化转型,吸引软件头部企业,力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突破千亿,目标在2025年建成全国算力规模最大城市。

  此外,郑州市还将在改革开放上激发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在区域协同上实现统筹衔接,推进《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在低碳发展上推进系统转型,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在民生改善上集中力量,持续优化民生福祉。

(文章来源:郑州日报,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