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AI导读: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北京市持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支持国家实验室承担重大专项,推动多个科技设施进入科研状态,发布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备案上线大模型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今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市长殷勇在会上发表了政府工作报告,详细阐述了北京市2024年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
报告指出,2024年,北京市致力于持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全面贯彻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以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协同发展为核心,打造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支持在京的国家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积极推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29个科技设施进入科研状态,并成功建成昌平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一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在科技创新的具体实施上,北京市深入实施了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其中,长安链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北脑二号则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空白,为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在北京市正式发布,备案上线的大模型数量达到105款,稳居全国首位,彰显了北京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