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结构产品陆续敲出,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
AI导读:
年初投资的雪球结构产品正在陆续敲出,市场意外之喜。多家券商衍生品部门负责人证实,国庆节前已有产品敲出,A股大涨后更多产品成功敲出。分析师估算存量规模约3000亿元,但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
年初投资的雪球结构产品(下称“雪球产品”)正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敲出潮。
10月8日盘后,雪球投资者张先生难掩激动之情:“今天我的雪球敲出了,真是激动得想哭。”
多家券商衍生品部门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证实,国庆节前已有一批雪球产品敲出,而在10月10日A股大涨后,更多产品成功敲出。
意外惊喜!雪球产品陆续敲出
“今天(10月8日)我的雪球敲出了,真是又惊又喜,感动得想哭。”张先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喜悦。今年1月下旬,市场快速下探,张先生投资的雪球产品不幸敲入。然而,近期市场的出人意料大涨,却让他惊喜地看到了敲出的曙光。
“这感觉太不真实了,绝望之后突然就有了转机,真是心花怒放。”张先生坦言。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损失票息和部分本金的准备,没想到市场峰回路转,本金和票息都回来了,“真是太好了”。而且,由于买入时点的票息较高,张先生的雪球产品延续了10个月,实际占资年化收益率高达45%。
另一位雪球产品投资者史先生也向记者表示:“真没想到,我购买的雪球产品也有希望敲出了。产品挂钩的中证1000指数从之前的4200点快速反弹到了6200点,再涨几百点的话,敲出就稳了。可惜我的另一只雪球产品已经在9月份到期了,如果晚一个月,或许也能敲出。”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券商衍生品部门了解到,近期雪球产品敲出的投资者数量不在少数。
“节前几个交易日就有客户的雪球敲出了,今天(10月8日)更多。”一家大型券商的衍生品部总经理表示,“客户都很高兴,作为衍生品从业者我们也没预料到,这都是小概率事件。”
另一家大中型券商的衍生品部门员工也表示:“节前和今天都有一些客户的雪球产品敲出了,客户都很开心。”
分析师估算雪球存量规模约3000亿元
据悉,雪球产品全称是“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是一种期权结构的代称(与知名互联网投资社区“雪球(xueqiu.com)”无关)。雪球产品设有挂钩标的和敲入敲出条件,最终损益取决于挂钩标的的表现情况及敲入敲出事件是否发生。目前,市场上的雪球产品大多挂钩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合约存续期以1年期、2年期为主,票息通常在10%以上,敲入线多数为70%~80%。
自2021年以来,雪球产品在券商、私募等渠道热销,真正走进了财富管理领域。然而,今年1月下旬,该产品出现了集中敲入,导致不少投资者承压。
一位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目前存量雪球规模约2000~3000亿元(已敲入不代表产品结束,仍可敲出)。当指数持续上涨临近敲入线时,雪球的对冲模式为卖出股指期货。具体抛出规模取决于到期时间、观察日等因素。
该分析师还指出,若期间指数大幅上涨,可能引发雪球产品批量敲出,进而带来股指期货的抛售,导致基差走阔,中性策略止盈平仓等,从而对对应指数产生一定压力。
据该分析师估算,存量雪球产品敲出点位的大致分布为:
中证1000指数方面:1、5600~5900点:300亿元;2、6000~6365点:300亿元;3、6365~6650点:470亿元。
中证500指数方面:1、5600~5800点:340亿元;2、5800~6200点:750亿元。
截至10月8日,中证1000点位为6202点,中证500为6156点。
凌瓴科技研究负责人刘福宸向记者估算称,预计本轮中证500和中证1000各敲出400亿元左右。“从敲出的收益来看,应该有不少投资者获得了高收益率。但也有一些产品是早利结构,刚过了高票息的第一年,进入第二年票息就降低了。”据悉,凌瓴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金融衍生品系统和信息提供商。
雪球产品热度大幅下降
刘福宸还表示,近期雪球产品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一是雪球投资门槛已全面提升至1000万元;二是牛市之下,投资者对这类更适合震荡市或慢牛市的产品的关注度相对降低。“可能急牛之后的震荡市更适合买雪球,波动率中枢将显著升高,票息相较于前两年也会有所提高。”
今年4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下称《运作指引》),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业内广泛关注的是,《运作指引》第十七条提到:“参与证券公司等机构发行带敲入和敲出结构的场外期权或者收益凭证(如雪球结构衍生品)的合约名义本金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全部投资者均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且单个投资者投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穿透认定)的封闭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随着新规的施行,个人投资者购买雪球产品的最低门槛抬升至1000万元,目前券商发行雪球产品的热度已大幅下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