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纠纷频发,基层治理探索新路径
AI导读:
岁末年初,物业纠纷频发,背后隐藏着服务马虎、合同模糊、账本糊涂等三重“淤点”。江西多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快推广物业合同示范文本,完善物业服务评价体系,鼓励成立业委会自治,以期避免物业纠纷,构建和谐社区。
岁末年初,随着物业费催缴高峰期的到来,物业纠纷也进入了“高发期”。物业虽小,却关乎大民生,物业纠纷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物业纠纷的背后隐藏着服务马虎、合同模糊、账本糊涂这三大“淤点”。为解决这一问题,业内人士纷纷提出建议,呼吁加快推广物业合同示范文本,鼓励成立业委会自治,并不断完善物业服务评价体系,以期避免层出不穷的物业纠纷,让小区“管家”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具体而言,物业纠纷的频发大多与以下三重“淤点”有关:
一是服务马虎,质价不符导致恶性循环。由于物业服务质量不过关,业主常常选择拒缴物业费作为抗议。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物业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而进一步降低服务质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例如,江西省南昌市万达星城小区曾因物业公司管理不善,导致草坪裸露、垃圾遍地、车库积水等问题频发,引发业主大规模拒缴物业费,最终小区管理陷入混乱。
二是合同模糊,权责不清导致监督维权难。许多物业合同对责任范围、收费标准、违约惩戒等内容缺乏明确约定,导致业主在维权时缺乏依据,难以量化损失。南昌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黄祥斌指出,合同缺乏细则,如小区绿化成活率、楼道清洁频率等具体服务内容未量化,既不利于体现物业公司的作为,也不利于业主监督和维权。
三是账本糊涂,公共收益分配不透明。随着物业广告、停车泊位、快递柜等公共区域收费项目的增多,公共收益的分配使用问题日益凸显。江西省消保委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业主表示物业未公布过公共区域收益情况明细,导致业主对收益分配心生疑虑。
为妥善预防和化解物业纠纷,江西多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宜春市铜鼓县通过划分小网格、配备“红管家”等方式,发动群众自治,将物业纠纷等矛盾化解在基层。南昌市则推行物业服务企业信息分级分类监管,实行“红黑名单”管理,激励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宜丰县还摸索出一套村委会、物管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商共治模式,建立协商议事制度,有效解决了物业纠纷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为从源头上治理物业纠纷,应加快推广物业合同示范文本,推进物业服务合同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物业服务评价体系,明确物业服务标准,细化服务范围,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综合评价机制。此外,还应鼓励小区成立业委会并正确行使其职权,加强对物业服务的审查监督,保障业主的应有利益。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