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携手推出六项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新举措,包括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优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高支付结算便利等,旨在促进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携手推出六项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新举措,旨在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优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并提升支付结算的便利性。

1月1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详细阐述了这些新举措,涵盖了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债券通“南向通”与“北向通”的优化与扩容、发展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持有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OTCC衍生品交易履约抵押品、推进两地支付便利化以及大湾区金融便利等多个方面。

在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上,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为银行提供总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以满足企业对人民币贸易融资的需求。该资金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货币互换协议获得。

这一新安排预计将在今年2月底前实施,将显著增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债券通“南向通”与“北向通”均迎来进一步开放。其中,“南向通”将延长基础设施联网下的结算时间,支持多币种债券结算,并计划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而“北向通”则允许参与者使用合资格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在香港开展人民币回购业务。

这些优化措施将拓宽境内机构海外投资的渠道,满足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交易结算便利,为香港债券市场特别是点心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还与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证监会达成一致,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持有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OTCC衍生品交易的履约抵押品。这一举措将有助于降低市场机构的人民币业务成本,提升资本效率,盘活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

在两地支付便利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正与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落实两地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未来,两地居民将能够通过输入收款方的手机号码或账户号码,实现即时小额跨境汇款。预计部分服务最快将在2025年中推出。

这些新举措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合作,促进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两地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