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保险行业近年来面临人才流动大但规模稳定增长的情况,行业呼唤高质量销售精英。数据显示,保险行业求职人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趋势,企业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同时,建立符合国情的保险销售精英认证标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A+圆桌会认证标准应运而生。

“当年和我同一时期入职的老员工大多已离职,目前我带领的团队中,90后年轻人占比超过了一半。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既有来自985高校的高材生,也有留学归来的优秀人才。”1月12日,在保险行业深耕十余年的某大型央企保险公司高级客户经理甄女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她坦言,保险行业的流动性较大,有人选择进入,也有人选择离开。离开的大多是因为无法适应或业绩不佳而主动离职,留下的则往往是业绩出色、通过自身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的员工。

甄女士的这一直观感受,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保险行业在提质增效改革背后的深刻变迁。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这五年间,保险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了578.2万人,占金融行业减少人数的99.26%。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的规模却保持了稳定增长。这五年间,保险业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30万亿元,增长率高达67%。

保险行业呼唤高质量销售人才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保险销售精英化已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数据显示,保险行业求职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八成,25岁至35岁的求职人群占比达到50%,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2023年,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却提升至66.84%。同时,2023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1万亿元,同比增速跃升至9.1%。这些数据均表明,保险行业正在从粗放式发展向精英化、高质量发展转变。

众多保险企业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将高质量代理人队伍建设视为转型破局的关键。例如,友邦人寿、中意人寿等公司将此视为重要战略,而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公司也推出了相关项目,致力于构建顶尖的代理人团队。

尽管保险行业在人才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专业能力人才缺乏的困境。特别是具备综合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缺口较大。例如,在新兴的科技保险领域,既懂保险业务又熟悉科技行业风险特点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在高端健康险领域,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健康管理方案和精准保险规划的人才也供不应求。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保险业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他指出,寿险业目前面临巨大挑战,专业人才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以一线销售人员为例,与律师、会计师等职业不同,保险销售人员大多并非科班出身,上岗前缺乏足够的专业培训,上岗后的专业培训也不足。过去的保险销售主要依靠资源、费率和佣金,而非专业能力,导致行业的专业度难以提升。

谢远涛认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保险销售人员,都需要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以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

建立符合国情的保险销售精英认证标准成行业发展关键

与此同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险销售精英认证标准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业内认为,这不仅有助于规范保险销售市场、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将为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月1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保险一哥及37位一线保险销售精英联合发起了“中国保险销售精英A+圆桌会”认证标准。据悉,A+圆桌会是国内首个公益性的保险精英认证标准,旨在面向头部5%的保险销售精英进行认证。只有业绩和能力达到A+(前5%)的保险销售人员才有资格进入该圆桌会。认证标准涵盖了合规、诚信、学历、个人IP及业绩指标等多个方面,并充分考虑了地区差异。

此外,A+圆桌会认证对保险销售人员免费开放,只要业绩和能力达标即可申请认证。保险机构也只需支付少量认证费用即可参与。该圆桌会的成立有望引导保险从业人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并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文化。

保险一哥创始人陈文志表示,A+圆桌会的发布为寿险销售精英制定了一个初步的标准。未来,还将结合国情及行业发展不断优化该标准,加大专业能力的权重,引导保险销售人员重视专业学习。他希望,进入A+圆桌会成为保险销售人员追求的目标,让A+圆桌会成为寿险销售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指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