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近期宣布将结合客户账户使用情况,动态调整非柜面渠道限额,旨在加强账户管理,防范电信诈骗风险。同时,银行需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优化账户管理措施,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个性化服务,唤醒沉睡账户,提升客户满意度。

  每经评论员李玉雯

  近期,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发布公告,称将依据客户的账户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部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非柜面业务交易限额。

  此番银行对非柜面渠道限额的动态管理,既是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强化账户分类管理的具体实践,也是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守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必要之举。众多因长期未使用或活跃度低的账户,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温床”。因此,银行依托先进的风险监测系统,对这些账户的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进行适时调整,对于深化反诈治理、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确保账户安全的同时,银行还需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账户管理举措。

  首要之举,银行应不断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借助先进的风控模型,实现对账户功能的动态调整,确保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无虞。借此,银行能实时掌握账户活跃度,精准施策,有效降低风险。同时,银行需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互动,主动梳理并分类触达长期未活跃账户,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提供“唤醒”服务,帮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状态,便于查看、使用或注销沉睡账户。此举既能激活沉睡资金,又能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对于已调整限额的账户,银行应及时告知客户调整缘由及依据,让客户充分理解银行此举的良苦用心。通过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增进客户对银行管理政策的理解与信任,避免因误解而产生负面情绪。

  在唤醒沉睡账户的过程中,银行需深入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例如,根据客户在存款、理财、基金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身定制理财方案,既增强客户黏性,又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银行还应重视定期回访,确保客户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产品信息和业务动态,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的金融支持。

  银行还可借助精准的客户画像和标签管理,推出与客户需求相契合的特色权益和优惠活动,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层次的客户,设计专属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感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银行在强化账户限额管理的同时,需更加重视沉睡账户的唤醒与管理。通过完善的风险管控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银行不仅能有效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还能激发沉睡账户的活力,为银行零售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点。展望未来,银行应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