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陶匡淳:鼓励企业“拼船出海”,优化外企服务
AI导读:
北京市政协委员陶匡淳建议鼓励有意出海的在京企业将香港作为上市融资首选地,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中“拼船出海”,同时提出优化外企全生命周期服务,树立北京使用外资新标杆,推进金融开放深化。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外贸与外资。会议着重指出,要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2025年1月13日,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围绕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企业经营诉求,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陶匡淳强调,在当前经济新动能培育过程中,企业发展动能有所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他建议北京鼓励有意出海的在京企业,将香港作为上市和融资的首选地,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平台优势,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同时,他提出应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中“拼船出海”,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陶匡淳还提到,北京应依托“两区”建设优势,利用服贸会、“一带一路”峰会、京港洽谈会等品牌活动,为总部在京的央企及本地企业在海外投资和贸易提供便利条件。此外,京港两地可搭建起“走出去”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在科技创新与双向融资领域,陶匡淳建议引导北京头部科技企业加强与香港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率。他指出,京港两地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已展开紧密合作,2025京港创新合作论坛的举行,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两地在科技、零售、医药、设计等领域的合作深度与广度。
除了“走出去”,陶匡淳对于“请进来”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优化外企全生命周期服务,树立北京使用外资新标杆。具体而言,在准入阶段,应探索出台北京版服务业“负面清单”,率先在服务业领域探索开放;在准营阶段,为外资企业准营政策提供明确指引;在运营阶段,则建议畅通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沟通,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聚焦金融领域,陶匡淳认为,北京应充分利用金融业发达以及国家级金融监管机构集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深化。他建议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提升QFLP落地审批效率,鼓励成功落地的QFLP试点企业投向符合国家导向的前沿产业。同时,拆除金融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隐形壁垒,支持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