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广西防城港建成投产,6台核电机组获得国家核准,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中广核核电站运营业绩创历史最佳,新能源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积极布局“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高敬)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于13日正式宣布,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广西防城港成功建成并投产。此次投产包括6台核电机组,这些机组均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核准。同时,中广核在境内的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1153万千瓦。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总量已突破1亿千瓦大关,全年实现的上网电量更是超过了3600亿千瓦时。

中广核党委副书记李历在通报中介绍,2024年中广核的核电站运营业绩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目前,中广核拥有28台在运核电机组,这些机组均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有86%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标志着中广核在核电站运营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入商运以来,已经安全稳定运行了30年。在这30年间,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社会用电量的四分之一。2024年,大亚湾核电站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了大型核电机组的30年大修及改造工程,并实施了近200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李历还表示,随着2024年6台核电机组获得国家核准,中广核在建的核电机组数量已经达到了16台,其中14台采用了“华龙一号”技术。这标志着中广核已经形成了多基地、多机组同时在建的格局,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新能源方面,中广核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4年,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近900亿千瓦时,全年绿电交易电量更是超过了120亿千瓦时。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广核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模式,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1153万千瓦,一批示范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此外,中广核还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能力,将国内先进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带到海外市场。截至目前,中广核境外清洁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400万千瓦,累计为1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超过33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同时,中广核还累计带动了近1.6吉瓦的光伏和风机设备“走出去”,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