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债券发行热潮持续,融资成本降低助力业务扩张
AI导读:
证券行业积极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补充资本实力。多家券商获批发行大额债券,发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融资成本降低,助力券商业务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
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领域的代表,其资本实力对券商的业务拓展和竞争力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增强资本基础并支撑业务的持续增长,券商纷纷通过发行债券这一途径来筹集资金,逐渐成为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近期,券商债券发行的步伐显著加快,多家机构成功获批发行大额债券。据不完全统计,开年短短数日内,券商已发行债券总额高达52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超过80%的显著增长。
券商债券发行捷报频传
自新年伊始,券商便积极申请发行债券,多家机构成功获批发行大额债券。例如,国海证券在1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复,同意其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债券。与此同时,招商证券也于1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其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且面值余额不超过400亿元。
此外,多家券商已紧锣密鼓地启动了2025年第一期债券的发行工作。长江证券于1月9日至10日成功发行了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永续次级债券(第一期),实际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低至2.25%,全场认购倍数高达2.33倍。中国银河也于1月8日发布了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结果公告,本期债券品种一和品种二的实际发行规模分别为15亿元和25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1.72%和1.75%,认购倍数也分别达到了2.93倍和2.44倍。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按发行起始日计),已有20家券商合计发行了26只债券,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2.94%;发行金额更是高达522亿元,同比增长了82.2%。
从债券类型来看,券商已发行的证券公司债、次级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达到了15只、7只和4只,发行金额分别为344亿元、101亿元和7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永续债的发行难度较大,因此在7只证券公司次级债中,仅有中信建投和长江证券发行的2只为永续债。
从单个券商的发债情况来看,中国银河和国泰君安分别以70亿元的发行金额位居榜首;广发证券则以50亿元的发行金额紧随其后;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华泰证券和上海证券的发行金额分别为40亿元、32亿元和32亿元;东方证券的发行金额也达到了30亿元。
融资需求旺盛叠加成本低廉
券商通过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补充流动资金以及满足公司运营发展的需求。对于年初券商密集发债的现象,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券商密集发债融资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年初市场货币供应量相对宽松,叠加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且呈现下行趋势,从而降低了券商债券融资的成本;二是在A股市场预期向好的背景下,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券商借此机会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意愿增强,因此积极发债储备资金,以支持业务的快速扩张和竞争优势的巩固。”
回顾2024年券商发债情况,数据显示全年券商合计发行债券686只,同比下降12.72%;发行金额达1.31万亿元,同比下降12.36%。然而,从债券发行的成本来看,2024年券商发行证券公司债、次级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平均票面利率分别为2.27%、2.54%和2.04%,均低于2023年的水平。
对此,刘有华指出,券商的融资需求和融资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政策引导、资本市场活跃度、业务收入增长预期以及债券发行成本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