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系列新举措出炉,包括债券通“北向通”和“南向通”的优化扩容,旨在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王菁)2025年初,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系列新举措正式出炉。这些新举措包括债券通“北向通”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即将启动、境外投资者获准使用“北向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互换通履约抵押品,以及债券通“南向通”交易币种扩容和交易时间延长等。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场外结算公司(OTCC)等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公告,宣布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新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扩容、发展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以及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OTCC履约抵押品等方面。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新举措部分是此前已有预告,部分是内地与香港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进的方向。其中,“南向”类新安排将进一步增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拓宽境内机构海外投资渠道,满足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交易结算便利,为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特别是点心债市场增添新动能。而“北向”类新安排则有助于降低国际机构的人民币业务成本,提升资本效率,有效盘活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提升在岸债券吸引力,增强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

“北向”方面,在岸固收资产纳入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应用场景更加丰富。香港金管局发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公告称,在离岸回购安排下,债券通“北向通”参与者可以使用合资格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在香港进行人民币回购业务。所有已入市的债券通“北向通”投资者均可参与,包括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成员和通过香港托管行CMU成员开立债券通子帐户的离岸投资者。合资格债券则是指参与机构在债券通“北向通”项下持有的债券,不限券种。业务初期由指定的11家一级流动性提供银行作为做市商,每笔回购交易应至少有一方交易对手是做市商机构。

据了解,为确保整体业务的平稳推进,业务初期将对杠杆率作适当要求,即回购期间债券所有权过户,但不允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将由CMU平台锁定管理)。将来,香港金管局将适时审视离岸回购业务的运作情况和实践经验以作进一步安排和调整。据统计,2024年11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额达7183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342亿元人民币,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的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总交易量的46%和36%。

德意志银行宏观及新兴市场业务中国区销售总监陶冶青表示,新推出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岸人民币固定收益资产纳入离岸国际市场,成为合格抵押品,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不仅丰富了国际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持有的人民币债券应用场景,还拓宽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使用范畴。

另一方面,在债券通“北向通”项下的衍生品互联互通领域,也公布了相关举措。香港金管局、人民银行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持有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OTCC的衍生品交易履约抵押品,即作为北向“互换通”的抵押品。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互换通自2023年5月份推出以来,运作平稳、交易量稳定增长,为两地金融市场增添了活力。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有71家境外机构参与北向互换通。11月,互换通日均成交额达1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5月的约30亿元人民币规模得到大幅提升,市场投资者类型分布较广。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资深策略规划师应坚指出,鉴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有着较强正相关性,境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进行在岸利率互换,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离岸基础交易的风险,从而有助于减缓离岸市场波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表示,预计未来“北向互换通”还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便利境外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同时完善市场配套优化境外机构开户投资流程,降低境外投资者参与成本,从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的角度支持国际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

“南向”方面,巩固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推动离岸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除了“引进来”的政策突破,“走出去”也同步迎来举措优化。在债券通“南向通”运作畅顺有序的基础上,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共同推动一系列优化扩容措施,包括延长基础设施联网下的结算时间,支持基础设施开展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等多币种债券结算,后续将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外汇交易中心)也发布了配套举措通知,新增“南向通”下上海清算所结算的美元、欧元币种债券交易服务,并将通过上海清算所结算的“南向通”T+1交易时间延长至16:30。

渣打香港兼大中华及北亚区行政总裁禤惠仪表示,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为香港银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各项优化“债券通”的措施则有助于内地机构使资产配置更多元化,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资产市场。随着香港与内地居民交往日益频繁,监管部门大力推动两地的支付便利,加速大湾区的融合和发展,满足区内居民跨境支付和理财的需要。

陶冶青指出,未来随着互联互通相关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市场机制的持续优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核心地位亦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末,上海清算所共托管债券3.5万只,托管余额合计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债券906只,余额5023.2亿元,已较上线初期实现了大幅跃升。

安融(香港)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负责人胡超表示,离岸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境内投资者正不断提高全球资产配置的意识,通过配置QDII基金来分散资产组合风险。同时,公募机构也在积极“出海”,以期探索全球化投资路径,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化的投资渠道,满足市场需求。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认为,随着“南向通”投资范围持续扩容以及香港债券市场体量的增长,未来可以考虑将“南向通”可投资债券范围以香港为节点拓展到全球市场。未来,债券通“南向通”资金增速有望追平“北向通”,从而改善资金净流入的局面。面对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机遇,香港需要用好现有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市场功能,引导全球人民币资金合理流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