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三季报披露结束,QFII、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三季度持仓情况揭晓,主要聚焦在制造业升级、医药生物、国企改革等领域,显示了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长期看好。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尾声,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的三季度持仓情况逐渐明朗。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超过60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高质量增长领域。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也出现在500余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超过200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是电子行业。

总体而言,制造业升级、医药生物、国企改革成为QFII、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三季度调仓的核心看点。

QFII增持制造业升级领域

自9月24日以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纷纷看多中国资产。从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QFII的持仓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业绩高增长或底部反转、国企改革红利释放这三大方向。在制造业方面,QFII增持的公司主要具备高质量发展特征,如电子行业中的协和电子、伟时电子、睿能科技等;电力设备行业中的野马电池、盟固利等;机械设备行业中的天元智能等。

此外,估值处于低位的医药生物板块也是QFII加仓的重要方向,包括香雪制药、小方制药、贝瑞基因等公司在三季度均获外资机构增持。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表示,中国经济受供给、需求两轮驱动,制造业是其中重要的投资方向。

外资选股一直较为注重企业基本面和长期价值。三季报中,业绩高增长或基本面向好是不少公司获得QFII加仓的重要原因。例如,晓程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7%,获得5家QFII抱团买入;众鑫股份、百合花、石化油服等公司也因业绩高增长而获得外资加仓。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龙”字头股票在三季度也获得外资买入,这些公司多数存在基本面向好的因素。例如,龙头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龙韵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35%等。

央国企受QFII青睐

在三季度QFII买入的公司中,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身影频频出现,如四川长虹、中材国际、石化油服等。有外资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四季度将重点关注国企红利释放的投资机会。例如,四川长虹近期股价表现出色,被摩根士丹利、瑞银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榜单。此外,中材国际、中国软件、中信金属、石化油服等多家公司也获得QFII的青睐。

社保养老基金“抄底”医药生物

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三季度共现身逾5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合计持股市值超过2000亿元。从配置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58家;其次是电子行业,有44家公司。在医药公司中,千金药业、柳药集团等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均有4家社保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产品;葵花药业、南微医学等公司也有3家社保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产品入驻。此外,电子行业中的紫光国微、共达电声等公司也获得社保或养老基金的青睐。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