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保险业“开门红”压力大,分红险成主推产品
AI导读:
2025年保险业“开门红”面临较大压力,众多保险营销员难以达成业绩目标。分红险成为主推产品,有助于保险公司优化负债成本。营销员业绩分化明显,优质代理人业绩依旧较好,未来占比将提升。
2025年初,保险公司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力求为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今年的“开门红”整体表现或与市场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众多保险营销员面临巨大的营销压力,难以达成既定的业绩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2025年“开门红”面临较大压力,但两个新趋势值得注意:首先,分红险成为“开门红”的主打产品,这有助于保险公司持续优化负债成本;其次,营销员业绩呈现明显分化,优质代理人依然表现出色,大单频出,预示着未来优质代理人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业淡化“开门红”等短期冲业绩行为,鼓励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从今年的主推产品来看,这一引导已取得显著成效。以往保险公司冲刺“开门红”时,主推的是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主的储蓄型产品,这类产品收益固定,能激发客户的储蓄需求,但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刚性负债的隐患。而今年,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主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11月以来,保险公司新推出的人身险和年金险产品中,分红型产品占比超过三成。这一变化表明,保险公司正在逐步弱化对保费规模的追求,积极优化负债结构。分红险具有“固定+浮动”的收益特性,虽然客户面临收益的不确定性,但有助于保险公司追求更灵活的负债成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分红险产品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保证成本,同时让客户分享公司的投资与经营成果,提升客户的整体利益水平。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客户对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下降,而分红险的浮动收益机制更能满足客户对收益的期望。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险企主推分红险,体现了其正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分红险产品具有收益分配灵活、客户黏性较高等特点,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今年的“开门红”整体压力较大。一位保险公司华中地区的保险代理人表示,在预定利率下调之前,客户的保险需求已经得到释放。此外,今年公司主推分红险产品,但客户对产品了解不足,推广需要一定时间。业内交流数据显示,头部寿险公司中可能有一半机构“开门红”业绩将出现下滑。
龙格指出,保险业“开门红”整体压力较大的原因可能包括:消费者对高保费、长期限保险产品的购买意愿降低;部分销售人员对分红险等复杂产品的理解不足,无法有效向客户解释产品的收益机制,导致销售难度增加。
尽管整体压力大,但优质代理人的业绩依然亮眼。一家头部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保险代理人透露,最近该公司有团队开出了一张缴费期三年、每年缴费超3亿元的保单。此外,上海、北京、浙江、安徽等地也频频出现大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明表示,绩优代理人的业绩好,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合适的保险解决方案。此外,绩优代理人可能更善于适应市场变化,有效利用新的销售工具和策略,如数字化营销和社交媒体推广等。
随着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提高,各大保险公司近年来注重寿险转型,培育优质代理人队伍。优质代理人逐渐成为保险营销圈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改善保险行业的声誉。未来,保险营销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包括提升专业素养、拓展业务领域、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和业绩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链接保留未删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