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行业新年新策略:力求开门红,推动二次转型
AI导读:
2025年银行理财行业发力实现开门红,推出新年新策略如固收+和多资产投资。同时面临产品供需结构失衡、资产端单一化等问题,需通过拓展多资产、研发新策略等方式实现二次转型。多家机构加强多元投研能力建设,力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记者常佩琦
步入2025年,银行理财行业纷纷发力,力求在年初实现业务“开门红”。多家机构推出新年新策略,如固收+和多资产投资等,以抢占市场份额。
据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银行理财规模将持续扩大。然而,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银行理财行业也面临着产品供需结构失衡、资产端单一化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理财行业必须通过拓展多资产投资、研发新策略等方式,实现二次转型。
近期,银行理财新产品密集推出,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例如,工银理财新发一款混合封闭式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高股息银行优先股资产,以增厚收益。北京银行也推荐了一款封闭式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较高,期限为13个月。光大银行近期新代销的3款理财产品,均受到“年初优质底层资源倾斜”。
据普益标准统计,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全市场新发442款理财产品,其中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35%,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9%。固收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新发的开放式产品中,固收类占比高达97%。
从理财规模来看,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回暖。截至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已约26.3万亿元,规模呈稳定上升态势。分析人士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规模或将持续增长,年末规模有望达到32万亿元至33万亿元。
面对产品供需结构失衡、资产端单一化等问题,银行理财行业亟待二次转型。最为突出的是理财产品固收类主导、权益类资产占比偏低的单一化趋势。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改变资产端的单一化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多位银行理财公司资深人士表示,多元配置将成为行业趋势,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益。
同时,产品端也需向上延伸。目前,银行理财行业大量资金堆积在R1和R2的低风险产品,未来要向R3、R4、R5等级理财产品延伸。此外,行业还需警惕“内卷式”竞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已对旗下多款产品给予费率优惠,以吸引客户。
为应对“低利率、高波动”挑战,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将加强多元投研能力建设。例如,兴银理财将以投研交叉的敏捷组织设置强化投研融合,汇华理财提出“固收+”方案,通过增加海外优质资产和权益资产增厚产品收益。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表示,银行理财公司能力的提升要从“做广、做新、做细”上发力,继续拓展多资产投资、研发新策略、挖掘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除加强投研能力外,银行理财公司还将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等重点领域进行发力。例如,农银理财表示将在保持传统投资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具有巨大潜力领域的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