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国内经济运行合理回升,但银行业面临经营压力,股份行三季报显示净利息收入普遍负增长,对公业务成为主要拉动力,个人贷款增速低于公司贷款,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收窄。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趋势,但宏观数据与部分行业主体之间的表现却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银行业,经营业绩面临较大压力,净息差持续下行。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深入分析了A股上市股份行2024年三季报,发现多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和趋势。首先,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股份行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普遍负增长或增速放缓。其次,尽管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有所收窄。此外,资产投放方面,对公业务成为主要拉动力,个人贷款增速明显低于公司贷款增速。

具体来看,9家在A股上市的股份行中,有7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负增长,仅有2家银行维持正增长。其中,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的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20.60%、11.03%和8.15%。而招商银行虽然净利息收入规模位居前列,但也同比下降了3.07%。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净利息收入方面表现较好,分别同比增长2.39%和0.67%。然而,东方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多重因素如LPR下调、存量按揭利率调降等,预计四季度及明年资产端收益率仍将面临下行压力。

在净息差方面,股份行也普遍面临同比收缩的情况。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净息差缩窄,但不同银行息差下行的幅度有所不同。其中,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然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等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甚至已有企稳回升的迹象。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股份行的零售贷款增长乏力,增幅远低于公司贷款增幅。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零售贷款增幅远低于公司贷款增幅,主要受到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下降的影响。平安银行也有类似趋势,个人贷款余额较去年末下降9.66%,而对公业务则成为资产投放增量的支柱。

整体来看,国内经济虽然保持回升态势,但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股份行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