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详解房地产财政支持政策,市场反应积极
AI导读:
财政部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发布会上介绍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相关财政政策,包括调整税收政策和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市场反应积极,成交活跃度提升。
1月10日,国新办就“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举办了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详细介绍了财政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及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效。
林泽昌司长指出,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部分城市已初显成效。财政方面,主要实施了两大方面的政策措施。
首先,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切实减轻交易和开发环节的税收负担。具体举措包括优化住房交易契税优惠政策,将享受契税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米提高至140平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首次将二套房纳入优惠范围。此外,还取消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使得更多购房者能够享受到税收减免的实惠。
以契税为例,非一线城市购买120平米二套房的契税可节省一半,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实现了契税的大幅降低,购房者因此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税务总局还优化了征管政策,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0.5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压力。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让利于企、让惠于民,更激发了市场的积极反应。据统计,12月份,全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7%,同比增长约18%。未来,财政部将继续推动政策落实,确保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财政部正在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其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即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一政策旨在增加有效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统筹安排相关项目。
关于土地储备,政策将支持城市政府回收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并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这将有助于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同时,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有效补充保障性住房资源,满足更多群众的住房需求。
财政部表示,将继续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明确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地方能够按照政策要求推进落实。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预计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稳向好。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