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爆炸事件引发订单转移传言,中国电子产业链影响有限
AI导读:
中东黎巴嫩发生的通讯设备爆炸事件引发全球对供应链安全的关注,社交媒体传言中东通讯类电子产品订单大规模转移至中国大陆,但经调查发现影响有限,资本市场对此热度不减,对讲机龙头企业海能达备受瞩目。
市场回调?或是布局良机,把握时机即刻开户以待
近期,中东地区,特别是黎巴嫩,在9月份连续发生了大规模的通讯设备爆炸事件,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全球对供应链安全的深切关注。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出于安全考量,中东的通讯类电子产品订单正在大规模转移至中国大陆,甚至具体到产品数量和订单金额,部分中国大陆厂商据称已开始通过加班来应对可能的订单激增。
界面新闻记者针对对讲机这一品类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并无直接证据显示中东的通讯类电子产品订单正大规模流向中国大陆。多位对讲机供应商表示,来自中东的订单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网络传言存在夸大成分。有专家指出,即便中东的部分电子订单转移到中国大陆,其影响也相对有限。
黎巴嫩爆炸事件后,有关订单转移的风声迅速传至深圳华强北。华强北,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是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市场反应极为敏锐。有传闻称,由于以色列的爆炸事件引发了包括传呼机在内的多种电子产品的恐慌,华强北突然接到大量订单,要求产品全程在中国生产,不得使用第三国元器件。
然而,一位在华强北经营对讲机多年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确实有一些中东的中间商前来询价,数量有所增加,但尚未有正式订单成交。他还指出,华强北早已不再销售传呼机。华强北研究者、萨科微和金航标总经理宋仕强也证实,传呼机已是过时的通信产品,在华强北并无相关产业链。
另一位华强北的长期从业者陈实(化名)表示,黎巴嫩爆炸事件对华强北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利好,但远非网络传言那般夸张。他认为,这一利好对华强北的元器件市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记者注意到,截至10月11日,网络上之前流传的一些关于订单转移的短视频和自媒体文章已被下架。尽管如此,资本市场对此事的热度依旧不减,对讲机龙头企业海能达(002583.SZ)备受瞩目。有观点认为,海能达将成为这波订单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海能达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深圳,是全球对讲机市场的佼佼者。数据显示,2023年海能达的对讲机全球市场份额为11.41%,排名第二,仅次于摩托罗拉。自黎巴嫩爆炸事件后,海能达的股价连续飙升,市值不到一个月便翻倍。公司近期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未发现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记者在海能达龙岗工厂门口发现,该公司在9月20日启动了新一轮招聘,并为新员工提供约1000元的奖励。然而,就订单转移一事,海能达方面未予置评。同样,传闻中涉及的华为、中兴也未对记者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记者还联系了多位泉州的对讲机生产商和代理商,均未得到近期中东对讲机订单明显增长的回复。泉州是全国对讲机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集散中心,有“对讲机之乡”的美誉。事实上,海能达的创始人便来自泉州。数据显示,2022年泉州市共有200多家对讲机生产企业,年产对讲机约4500万部,产量占全国约70%。
此外,据财联社报道,多家通讯电子类上市公司、元器件分销商近期并未明显感受到来自中东地区的订单增加。中东地区包括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23个国家与地区,约4.9亿人口,以石油资源丰富著称。2023年,中东地区的GDP达49030.6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为5.3%。
尽管中东地区的电子工业相对薄弱,电子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但中国向中东地区的出口金额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向中东地区出口金额达2529.3亿美元,其中电子电机电气设备及零件是近年来首要的出口品类。随着中国品牌出海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东消费者对中国电子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显著提升。
电信设备分销商ZMC集团伊拉克GM曾琪表示,除了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从中国进口物料在本地打造自有品牌外,其他中东国家基本依赖从中日韩和西方进口消费级电子产品。尽管中国品牌在中东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并未听到大量关于订单转移到中国的消息,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国家之间的关系确实会影响民众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然而,由于西方品牌和文化在中东地区也有深厚的积淀,目前处于非战争状态的国家民众相对理性,不太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电子供应链长期观察者、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金心异分析认为,中东个别国家因国际制裁或安全原因增加对中国电子产品的采购是可能的,但这并非趋势性现象,而是偶然事件。况且中东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市场相对较小,对深圳而言,其影响有限。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