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旨在系统性解决“老有所养”的民生问题,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并于1月9日由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意见》被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旨在系统性解决“老有所养”的民生问题。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指出,《意见》不仅是对养老服务的全面制度设计,更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框架。其核心在于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养老服务机制,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

在优化机构养老方面,《意见》明确提出机构养老应发挥专业支撑作用,通过分类改革实现精准供给,并推动养老机构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技能培训向居家和社区延伸,以促进养老服务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据数据显示,全国已有40.4万个养老机构和设施,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2%,为失能老年人建设了30余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并对200多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未来,民政部将围绕《意见》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的部署要求,完善专项配套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健全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推动资源精准配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将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则透露,财政部门将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强调,发展农村养老是推动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表示,将研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推行项目化培训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

民政部表示,将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策完备、责任到位,确保《意见》贯彻落实到位,并推动写入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将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确保2029年、2035年改革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