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协会重拳出击:低于0.68元/W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AI导读:
光伏行业协会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明确表态低于0.68元/W的投标中标涉嫌违法,呼吁行业自律并尊重市场规律。同时,行业面临大面积亏损,产能出清速度有差别。
光伏行业“反内卷”大潮涌动,协会重拳出击。
本周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简称光伏协会)举办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专题座谈会,市场反响热烈。10月18日晚,该协会再度发布文章,深入剖析当前光伏组件成本,明确指出低于0.68元/W的投标中标行为涉嫌违法。
光伏协会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光伏组件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目前价格已大幅缩水。近期,招投标市场频现超低价中标案例,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光伏制造行业的棘手问题。
光伏协会强调,行业企业普遍呼吁权威机构发布公允的组件成本,为市场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协会在文章中引述了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明确投标价格不得低于成本。同时,按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高于最高限价,评标委员会应否决其投标。
基于此,光伏协会认为,中标合同价格必须高于成本。经综合分析与整理,协会测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组件成本。在不计折旧、不含税的情况下,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的最终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W。
“考虑到行业供过于求、企业极限经营的现状,上述成本测算未纳入折旧,实际上低于真实生产成本和全成本。各企业成本虽有差异,但差异范围有限。”
光伏协会强调,为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高于全成本,企业方能持续经营。当前,部分企业虽在组件制造和销售上仍有微薄毛利,但建立在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基础上,不可持续。
协会还指出,光伏组件需稳定运行20—25年,质量是关键考量因素。因此,0.68元/W的成本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光伏协会提出两点呼吁:一是制造企业应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避免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二是招标方应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引导投标方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
协会表示,将关注招投标结果,对违反招投标法的行为,将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同时,对低于成本中标及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近期,低价投标中标情况频现。10月16日,国家电投公示了第一批光伏组件、逆变器中标结果,共14家企业中标,其中协鑫中标规模最多。记者查阅发现,低于0.68元/W的价格并非少数。
光伏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下滑导致企业经营效益受损,上半年光伏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主流企业。例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均出现净利润大幅亏损。
光伏协会还提及非一体化的单纯组件制造及销售企业。一家一体化光伏厂商人士表示,单纯从事光伏组件业务的企业成本较低,在当前环境下更具优势,行业洗牌远不及预期。要想解决低价竞标问题,需从硅料端开始减产、涨价。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指出,近期行业组织讨论价格影响,呼吁厂家共同努力,但仍需关注市场需求。一位一线厂商负责人建议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企业以公告形式宣布减产,发布下调或限制产能的具体信息。另一厂商负责人则提到,政府部门在引导产业发展上也要有所作为。
华泰证券预测,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光伏企业缩减资本开支趋势明显,多个新投产能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生产,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但不同环节产能出清速度有差别,硅料、电池、玻璃环节或率先实现。同时,部分领先企业现金储备仅能维持2—4个季度生产经营,2025年上半年有望出现产能退出,是产能出清的有效信号。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