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化债工作持续推进
AI导读:
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即,预计发债节奏快于去年,旨在稳投资稳增长。湖北、青岛等地率先发行债券,财政部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同时,化债工作持续推进,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利好实体经济。
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即,预计发债节奏将快于去年,旨在稳定投资和经济增长。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1月13日,湖北和青岛将分别发行639亿元和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标志着今年地方发债的序幕正式拉开,且时间较去年提前。
截至1月7日,全国已有16个省市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总规模约8580亿元。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和兴业研究研报预测,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有望突破10.5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发行规模可能达到2.3万亿元。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政府融资的主要途径,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尤为重要。为了尽早发挥债券资金的作用,去年底财政部已提前下达部分今年新增债务限额,以促进实物工作量形成,稳定经济。湖北等地积极响应,计划发行大量地方政府债券,其中新增债券将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
财税专家指出,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对拉动有效投资、带动一季度经济稳定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了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要求,并启动了试点项目。

据兴业研究研报,2025年第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预计约为2.3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1.3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1.0万亿元。考虑到当前提前批额度暂未下达,预计第一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较为均衡,合计净融资规模约2.1万亿元。
此外,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去年底中国推出了一揽子12万亿元化债组合拳,包括2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今年将继续推进化债工作,计划用于化债的额度为2.8万亿元,其中青岛和湖北等地将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专家认为,化债政策的快速落地和持续推进,有助于解决地方的燃眉之急,减少利息支出,促进地方发展和民生保障。同时,化债还能推动解决“三角债”问题,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