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全国各地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融合创新、服务优化和消费提振三大目标,力求在旅游融合、服务提升和消费扩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于培育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旅游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岁末年初,全国多地紧锣密鼓地召开省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东北地区到西南地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各地文旅系统总结过往经验,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并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力求在旅游融合、服务优化和消费提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融合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旅游业通过与文化、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和吸引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景观资源和发达的经济基础,积极推动“旅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2024年以来,北京文旅产品科技含量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商文旅体等多元消费业态融合持续深化,京津冀区域文旅体协同发展也持续推进。浙江省更是明确提出要狠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旅“爆款”矩阵,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消费扩容。

在中部地区,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抓好郑汴洛安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旨在通过创新引领、科技赋能、项目支撑和跨界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国内游客开展都市型旅游活动的首选,引领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了《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做强上海旅游大市场,加快推动旅游品质提升,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虽不断改善,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陕西、甘肃等地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部署。陕西旅游服务在供给、科技应用、入境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和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甘肃省则致力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山西各地文旅在2024年乘势而上,纷纷“出圈”出彩。山西省委经济会议提出,要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扩量。

提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从东北到西南,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各地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做好旅游消费工作。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也明确,要持续优化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有效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介,营造规范有序便利市场环境,拓展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新渠道。无论是优化供给、宣传推介,还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都对推动消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南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表示,将加快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旅游业开放合作,加快推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

云南省则以旅游升级为牵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进一步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场景。

冰雪旅游市场也在不断成熟。辽宁、吉林等地围绕冰雪旅游、冰雪经济谋划部署,推动旅游消费。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表示,将努力把吉林打造成世界级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胜地。

2025年,各地在旅游工作部署上呈现出鲜明特色和共同目标,力争让旅游更好地展现中国风景,展示中国形象。期待各地旅游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体系,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行体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