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钢铁行业在国庆节前一周钢价上涨后,尽管价格有所回调,但整体涨幅依然较大。然而,钢厂管理者们对此持谨慎态度,纷纷提及减产控产。与会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破局建议,包括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等。


国庆节前一周,钢材价格显著上涨,尽管10月份经历了回调震荡,各类钢材价格仍保持了较大涨幅。然而,钢厂管理者们对此却持谨慎态度。11月1日,由钢之家网站主办的《2025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多数钢厂管理者频频提及“减产”与“控产”。

据《华夏时报》记者现场报道,今年多数钢铁企业均有小幅减产。攀钢外销普钢产品同比减少了43万吨,马钢钢材产量前三季度同比下降约8%,陕西钢铁前三季度粗钢产量下降约15%,建筑钢产量更是减少了20%。即便钢价上涨,多数钢厂仍无意增产,对未来需求增长持悲观态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唐祖君直言,未来一段时间将是钢铁行业最为艰难的时期。

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预计,今年钢价将呈现底部抬高、震荡运行的态势,元旦春节前后可能回调,而2025年钢价则将在行业平均成本线下方震荡运行,均价和振幅均低于2024年。

谨慎心态在钢铁行业内普遍存在。尽管自国庆节前一周起,钢材价格有所上涨,但钢厂管理者们对此仍持谨慎态度。据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自9月24日以来,螺纹钢期货上涨8.97%,热卷期货上涨11.46%,不锈钢期货上涨3.24%,线材期货上涨5.11%。然而,面对钢价上涨,钢厂管理者们并未选择扩产,而是继续强调控产。

会上,多位钢厂管理者表达了对未来市场的担忧。有管理者表示,国庆节前钢价上涨导致部分停产高炉重新启用,担忧四季度钢价上涨空间有限。也有管理者指出,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反倾销调查频发,钢铁出口面临挑战。同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饱和,需求增长乏力。此外,还有管理者呼吁加强同行在定价方面的协同,提高市场统一性。

不过,也有少数钢厂管理者持乐观态度。建龙集团经营总监罗立新认为,政策出台后整体需求有望小幅度增加,企业应树立信心。

针对如何破局,与会专家提出了多项建议。中钢协市场调研部刘彪副主任提出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以促进行业发展。唐祖君则指出,钢铁行业面临“三低三高”局面,企业应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吴文章则认为,2025年钢铁企业应重点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及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围堵造成的风险,同时应对产能过剩、海外投资与建厂等挑战。

吴文章还建议钢铁企业应重视价格研究,确保定价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实现企业盈利。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