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天气形势预测及防范建议
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25年春运天气预测,春运期间冷空气频繁但强度偏弱,气温冷暖起伏大,建议北方地区加强防范降雪对交通的影响,西南地区关注道路结冰问题,气象部门将加强天气监测预报。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欧阳易佳)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2025年春运的整体形势及相关工作安排。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在会上指出,2025年春运期间,我国将频繁遭遇冷空气活动,尽管强度总体偏弱,但气温的冷暖起伏较大。
据气象数据统计,自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9℃,较常年同期偏高0.3℃。在此期间,冷暖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全国共经历了4次冷空气过程,而平均降水量仅为5.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0%,成为历史同期第三少的年份。特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遭遇了大到暴雪的侵袭。
中国气象局预测显示,春运期间(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依然较为频繁,强度总体维持偏弱态势,但气温的冷暖起伏依然显著。预计内蒙古东部、西北、西南等地的气温将偏低,降水偏多;而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则接近常年水平或偏高,降水偏少。具体来看,春节假期前(1月14日至27日),全国将经历两次冷空气过程,其中14日至16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4℃至6℃,部分地区降幅可达8℃至10℃;24日至27日,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大部可能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西南地区中北部则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预计假期后半段将有一次弱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春节假期后(2月5日至22日),天气将逐渐回暖,但仍可能有两到三次冷空气过程。此外,华北、黄淮、西南等地可能阶段性出现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王亚伟建议北方地区加强防范阶段性降雪可能导致的道路积雪、结冰问题,以减少对交通和旅游出行的不利影响;西南地区则需关注高海拔桥梁、隧道等局部路段可能出现的道路结冰问题;华北和四川盆地则需特别注意阶段性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出行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他强调应密切关注西部、东北等地因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可能导致的供暖用能需求增加以及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覆冰风险。
为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天气信息,王亚伟表示,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工作,并及时通过官方网站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为公众的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