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通车。该枢纽将促进京津冀三省市间的联系,提升流通效率。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挑战。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成为关键。

在北京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一座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枢纽集2条城际铁路、4条轨道交通、1条市郊铁路及15条公交接驳线于一体,形如帆船,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队有序作业,正朝着竣工目标稳步前进。

项目负责人透露,枢纽地面主体部分已基本完工,预计明年即可通车。届时,从这里出发,仅需15分钟即可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可达大兴机场及河北唐山,1小时即可抵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新枢纽的启用将极大促进北京、河北与天津三省市间的联系,提升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效率,为区域经济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已达10.4万亿元,十年间连跨五个万亿元台阶。长江经济带、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仍面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协同待优化等挑战,需加大变革与升级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备受瞩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合作室主任刘保奎指出,区域发展活力已成为衡量当下区域发展态势的关键指标。通过实施区域战略,凸显和整合各地比较优势,激发更大潜能,释放区域发展活力。

过去两年,区域发展热点不断涌现,如安徽合肥的科技创新、江苏徐州的产业转型、内蒙古包头的产业转移承接、甘肃天水的文旅产业发展等。城市和区域活力成为引人聚人的关键,也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推手。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需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优势地区作用,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联动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应充分利用动力源地区、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等优势地区的韧性和高效率,支持其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培育新增长极在“盘活”经济循环中的作用,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此外,深化区域间的联动融合,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达成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双重效应。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