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1月7日收盘,化债(AMC)概念板块指数涨幅高达4.95%,52只概念股上涨。消息面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万联证券投顾表示化债过程复杂,投资者需具体分析。信达证券研报提出四条可能受益的主线。


截至11月7日收盘,化债(AMC)概念板块指数报收1142.89点,涨幅高达4.95%,全天成交额达到748.29亿元。该板块内共有52只概念股上涨,仅4只下跌,市场热度显著。

具体来看,华闻集团(000793.SZ)、中锐股份(002374.SZ)、信达地产(600657.SH)、新力金融(600318.SH)、陕国投A(000563.SZ)、佳隆股份(002495.SZ)、中航产融(600705.SH)等个股纷纷涨停。此外,高伟达(300465.SZ)、碧水源(300070.SZ)更是实现了20CM涨停。世联行(002285.SZ)、光大嘉宝(600622.SH)、中原证券(601375.SH)、越秀资本(000987.SZ)、渝开发(000514.SZ)等个股也涨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蒙草生态(300355.SZ)盘中一度涨超15%,最终收涨4.44%。

消息面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于11月6日下午听取了关于《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并审议了相关决议草案代拟稿。这一消息为化债概念股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联证券资深投顾屈放表示,化债概念股的背景是当前地方政府和国企杠杆比例过高,中央正通过自身加杠杆以及与地方化债平台合作的方式推进化债工作。近期表现活跃的化债概念股普遍拥有地方AMC平台,并具备多年债务处理经验。在宏观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化债概念逐渐走强。然而,化债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公司股价走势与未来业绩预期的关联性并不强。从难易程度来看,东部各省市经济实力较强,化债难度相对较小;而西部省份则存在继续产生新债务的风险。

屈放进一步指出,以广州国资委旗下的越秀控股为例,由于广州国资委掌握的资产较多,其进行化债的方式也相对多样。相比之下,西部省份上市公司能够利用的资产和金融资本较少,化债方式相对单一。

信达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地方债务规模已接近45万亿,债务压力主要来源于规模上升。虽然地方政府债务压力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债务压力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利率角度看,近三年来存量地方债平均利率逐渐下降,截至2024年9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已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接近。此外,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城投债规模存续余额约16万亿,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存量规模较高,到期偿还压力也相对较大。

信达证券研报还提出了四条可能受益的主线:一是加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背景下,中长期为地方政府垫资施工的企业应收账款情况有望改善;二是对于城投平台而言,财政化债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利于缓解弱资质区域城投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三是金融化债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对存量债务进行置换、展期、降息等;四是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有望再次启动,这将有利于改善房企土地储备质量。

在化债概念走热的同时,国企共赢ETF(159719)也备受资金青睐。截至2024年11月6日,国企共赢ETF近一周累计上涨2.62%,涨幅排名在可比基金中位居前列。从规模上看,国企共赢ETF近半年规模增长显著,新增规模在可比基金中排名靠前。在资金流入方面,国企共赢ETF在最近22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04亿元。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