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三花智控成为A股市场时隔半年后首个宣布终止GDR发行的企业,转而筹划H股上市以满足项目投资所需资金。此举或与GDR审核速度放缓及呵护A股流动性有关。


11月8日晚间,智能汽车产业链领军企业三花智控(002050.SZ)发布官方公告,宣布深交所已正式审核通过其撤回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增加A股基础股份的申请。这一决定标志着三花智控成为A股市场时隔半年后,首个公开宣布终止GDR发行的企业,此前已有东方财富(300059.SZ)作出类似决定。

三花智控自2022年起便着手筹备GDR发行事宜,是较早一批申请GDR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2022年12月,其GDR发行计划获得证监会受理;2023年6月,公司首次公布了GDR发行预案,并不断更新相关保荐材料,期间还调整了GDR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主体。然而,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三花智控最终决定终止GDR发行。

据业内人士分析,三花智控放弃GDR发行的原因可能与GDR审核速度放缓有关,这导致企业开始探索其他更快速的直接融资方式。往年GDR发行审批速度较快时,各大企业积极参与,因为GDR在转换限制期届满后可直接转换为A股,相当于在另一市场进行A股再融资,备受内外资机构青睐。然而,随着监管机构去年出台的政策补丁,GDR发行作为再融资手段的优势逐渐减弱,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不再享有绿色通道。

三花智控在终止公告中表示,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公司经过深入讨论和谨慎分析后,决定终止境外发行GDR。同时,公司在近期金融机构的调研中透露,正在筹划H股发行事项,疑似作为GDR发行计划的替代,以满足多个项目投资所需的资金。

三花智控的全球化布局战略是其放弃GDR发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十年来,公司相继在墨西哥、波兰、越南和印度设立了工厂,并计划在墨西哥加大投入。根据此前的GDR发行预案,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入多个海外项目,并补充流动性。虽然GDR发行已终止,但三花智控仍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墨西哥、波兰等地区的投入。

三花智控取消GDR发行并非孤例。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包括福斯特、东鹏饮料、四川路桥、三一重工、中科创达、东方财富以及三花智控在内的七家公司终止了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频繁终止GDR发行的情况始于2023年6月,随后又有五家公司宣布终止。当前,包括国联证券在内的企业GDR发行批文陆续过期失效,停止GDR发行的案例或将继续增加。

从发行端来看,今年以来仅有晶科能源、阳光电源两家上市公司新披露了发行GDR的事项,GDR排队队列净减少的趋势明显。这一变化始于去年年中,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新版境外GDR发行监管指引和GDR发行上市交易暂行办法,加强了对GDR发行的监管和审核。

三花智控放弃GDR发行的原因可能还与呵护A股流动性有关。监管层曾要求公司阐明并分析GDR发行后存托凭证转换A股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GDR发行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数量较大,一旦转换为A股流通股,将对市场流动性构成一定压力。相比之下,发行H股则不会增加A股流通股数量,避免了流动性问题。

事实上,为减轻增发再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压力,今年各类增发已发行数量较去年锐减。据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A股公司成功发行的定增案例数量为331例,而截至11月8日,2024年成功发行的A股定增案例仅为115例,减少幅度接近三分之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