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成资本市场新星,基金经理看好未来发展
AI导读:
低空经济在政府报告中被列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引起广泛关注。资本市场热情高涨,多位基金经理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认为有望成为科技新主线。近期多地发布支持政策,推动低空经济进入区域性发展阶段。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标志着其作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的热情持续高涨。
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自9月24日以来,低空经济指数累计涨幅高达57.58%,远超沪深300指数同期的27.74%涨幅。这一表现让低空经济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明星板块。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政策、规模、盈利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低空经济仍处于起跑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科技领域的新主线。年初至今,低空经济板块已涌现出7只翻倍股,其中万丰奥威年内涨幅超过350%,创远信科也收获了显著的涨幅。
从基金持仓来看,尽管市场上专门投资低空经济的产品不多,但部分科技类或军工类基金已配置了低空经济个股。公募基金持股比例较高的个股多属于传统军工板块中的优质标的。主动权益产品中,永赢低碳环保智选等基金较为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其基金经理对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期,低空经济再迎密集政策催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深圳、哈尔滨、上海杨浦区等地也发布了支持低空经济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区域性发展阶段的到来。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在各地政策催化下,低空经济产业开始进入区域性发展阶段,无人机物流等新兴应用场景迎来发展机遇,低空经济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从政策支持到产业大规模落地,预计不会太长时间,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推动的进度。
低空经济涵盖上游制造、中游产品与配套设施、下游需求等多方面,涉及民用、商用、政用、军用四大领域。它不仅需要上下游完备协同,还与众多产业进行了融合发展。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持续发力,低空经济或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低空经济可以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推动相关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可以扩大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动消费升级;还可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达到6万亿元水平。
华创证券将低空经济行情划为四个阶段:逻辑、产品、订单放量和并购重组。目前,低空经济正处于产品阶段,预计2025年或出现订单潮。投资者应从行业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出发,找到真正有产品和业务落地的优质公司。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们更加关注飞行器整机和零部件产业链以及基础设施产业链的发展。他们认为,这两条主线都有望迎来较快的发展。同时,投资者还应特别关注政策环境、商业落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