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标志着紧缩周期结束。此举有望收敛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分化,对中国市场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缓解资本外流和汇率压力,拓宽货币政策空间,以及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5.25%—5.50%大幅下调至4.75%—5.00%,降幅达到50个基点,标志着自2022年3月启动的本轮紧缩周期首次迎来降息。

国内分析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缩小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分化程度,从而缓解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压力。此外,这也将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自主空间,进一步减轻中国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的外部压力。

中金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这是自2020年以来美联储首次降息,意味着2022年3月开启的加息周期和2023年7月停止加息后,本轮紧缩周期已正式结束。然而,5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却出乎市场预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仅有三次先例。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降息主要是为了应对近期就业市场的疲软,是对经济状况的一种及时调整。同时,美联储对未来通胀可能保持稳定或出现反弹的情况也持谨慎态度。他预计,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降息,但幅度会更加审慎,今年可能还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而2025年则可能有100个基点的降息。

然而,市场对降息后的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存在分歧。美股和黄金在降息后先涨后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则先跌后涨。截至9月19日收盘,标普500和纳斯达克均下跌约0.3%,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3.71%,美元指数微跌至100.9,现货黄金下跌至2558.8美元/盎司。

对于国内市场,汪毅认为中美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可能吸引国际资本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增加对A股市场的资金流入,尤其是对那些具有高股息或成长潜力的股票。这将有助于改善A股的流动性环境和风险偏好。

同时,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也表示,美联储降息有助于收敛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分化程度,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关键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的重大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社会信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