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融资余额已突破1.8万亿,创下近9年新高。两融资金偏好电子、非银金融等行业,券商信用业务在经历三季度低迷后,有望因市场活跃度提升而触底反弹。


  近期,A股市场的融资余额再度攀升,已经成功突破1.8万亿大关,这一数字仅次于2015年的历史高峰,标志着A股融资活动在近九年来达到了新的高度。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84万亿,其中融资余额更是高达1.83万亿,相比前一天增加了366亿元,成功超越了2021年的融资高点1.76万亿。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也达到了11.23%,显示出融资活动在A股市场中的活跃度。

  从两融资金的行业偏好来看,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生物医药以及机械设备等行业成为了融资资金最为集中的领域。同时,一些个股也受到了融资资金的青睐,如东山精密、太平洋、润和软件、东方财富等,这些个股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券商的三季报显示,由于两融规模的收缩,券商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然而,进入10月份后,两融余额开始一路攀升,从9月底的1.44万亿快速增长到11月的1.84万亿。这一趋势预计将使上市券商四季度的信用业务收入环比大幅反弹。

  融资余额再创新高,A股市场活力四射

  截至11月11日,A股市场的融资余额已经时隔九年再次突破1.8万亿大关,这一数字仅次于2015年的融资余额高点。受到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10万亿化债政策的提振,A股市场再次吸引了大量两融杠杆资金的入市。数据显示,11月8日,A股两融余额已经突破1.8万亿大关,而融资余额更是达到了1.79万亿。此后,随着市场的持续上涨,两融余额和融资余额均继续攀升,达到了新的高度。

  今年以来,融资融券市场经历了三季度的低迷后,在政策的提振下开始快速反弹。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多日突破2万亿大关,两融余额也快速增长到1.84万亿。同时,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也从今年的低位攀升至超过11%,显示出融资活动在A股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两融资金偏好揭晓,电子、非银金融等行业受捧

  从两融资金的行业偏好来看,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成为了融资买入最为集中的领域。这些行业在A股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盈利潜力,因此受到了融资资金的青睐。同时,一些细分行业如资本货物、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等也成为了融资买入的热门领域。

  在个股方面,东方财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个股的融资余额较高,显示出这些个股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一些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个股如中芯国际、比亚迪等也成为了融资资金的重点关注对象。

  

  此外,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较高的个股也值得关注。这些个股包括东山精密、太平洋、润和软件等,它们的融资余额占比较高,显示出市场对这些个股的看好程度。

  

  券商信用业务触底反弹,四季度有望迎来佳绩

  上市券商的三季报显示,由于融资融券及股票质押等信用业务的规模收缩,券商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然而,随着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的回暖,券商的信用业务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据卖方机构统计,2024年三季度末,44家上市券商合计融出资金1.23万亿元,同比下降9%。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计信用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7%至262亿元。然而,随着政策的提振和市场的上涨,两融余额开始快速增长,券商的信用业务收入也有望随之反弹。

  分析人士认为,券商的信用业务收入与市场成交活跃度高度相关。当前A股市场并未降温,预计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将维持在10%左右。因此,上市券商四季度的信用业务收入有望迎来触底反弹的良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