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新年伊始,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超30家车企加入促销阵营,推出限时直降、现金红包等优惠政策。面对补贴政策到期和市场竞争,车企如何应对?业内人士预计,“价格战”或将成为未来3~5年的“持久战”。

2024年,比亚迪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后,宝马等豪华品牌相继加入,年末车企更是向供应商施压要求降本,几乎无车企能独善其身。2025年新年伊始,“价格战”哨声再起,车企促销热情不减,补贴退坡后掀起“兜底”“续补”大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比亚迪、特斯拉、长安、吉利、奇瑞等超30家车企,以及新势力品牌和合资车企,均加入促销阵营,推出限时直降、现金红包等优惠政策,幅度多在万元以上。开年即开打,2025年“价格战”一触即发。

面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到期,自主品牌选择自掏腰包,推出兜底措施,吸引消费者下单,实现平稳过渡。蔚来、理想等车企推出置换补贴兜底权益,为消费者免除后顾之忧。同时,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则通过金融优惠、新春权益加码等方式,让消费者感知此刻下订“值”。

合资企业则秉持价格直降模式,降价幅度多在3万~6万元以上,部分豪华品牌车型降价甚至超过15万元。为挽救销量,合资车企通过大幅降价吸引消费者,竞争尤为激烈。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激烈,降价规模超2023年全年。面对2025年,车企在“价格战”中如何破局成为关键。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强调良性竞争的重要性,但吉利在优惠幅度上并不逊色。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极致的成本控制及配置的同质化将引发更激烈竞争,价格战将持续至2027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销量实现继续增长。随着部分地区置换补贴政策“跨年”,新一轮车企优惠有望继续配合国家政策同步释放。市场及车企需回答的问题不再是“价格战”是否继续,而是如何以策略与方式参战,降本增效,实现利润健康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价格战”或将成为未来3~5年的“持久战”,车企在造车“马拉松”中同步开展新一轮市场定价权争夺。如何在价格上“拼刺刀”,在“量与利”之间做出战略决策,仍是2025年车企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