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牌”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推动一致性管理进程
AI导读:
上海近日连续两天发布“沪牌”拍卖和新能源牌照新政策,进一步降低参拍门槛,并延续免费发放新能源牌照政策。此举旨在推动一致性管理进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沪牌”政策近日迎来重大调整。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上海连续两天发布了关于“沪牌”拍卖和新能源牌照的新政策。相较于旧版政策,此次更新进一步放宽了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参拍门槛,社保、个税缴纳年限要求由3年缩短至1年。
在新能源汽车牌照方面,上海继续实施免费发放政策,并对社保、个税的缴纳标准进行了适度调整,由“连续缴纳”变为“累计缴纳”。这一举措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上海“沪牌”拍卖制度始于1986年,并于1992年正式建立,1994年开始实施。该制度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控制机动车总量,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多年来,该制度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上海整体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保持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的问题逐渐显现。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陈小鸿指出,上海道路交通运行一直处于“脆弱平衡”状态,迫切需要从蓝牌车“拥有管理”转向所有车辆的“使用管理”。而“一致性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所谓一致性管理,是指不再通过车辆牌照对城市道路通行权进行区分,而是纳入统一的使用成本管理,实现“用者付费”。这一理念与世界上一些特大型城市的做法相吻合,如伦敦征收“拥堵税”、新加坡实施道路收费系统等。
目前,上海市内使用的机动车牌照分为四类:面向燃油车的蓝色牌照、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牌照、限定在郊区通行的沪C牌照以及外省市号牌。不同牌照对应不同路权,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实施一致性管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陈小鸿认为,此轮车牌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并非简单刺激汽车消费,而是为未来不同类型汽车通行权进行“一致性管理”做准备。她表示,上海应在控制总量和保证通行效率之间寻求适度平衡,一方面放宽对新增车辆的限制,给予更多居民购车机会;另一方面加强“使用付费”政策,引导居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沪牌”拍卖制度在历史上具有其合理性。通过支付对应费用获得道路使用权,有利于缓解城市道路资源供给紧张的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机会公平性。同时,“沪牌”拍卖募集的资金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沪牌”拍卖需求的稀释,该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上海国拍数据显示,近年来“沪牌”竞拍人数持续下降,已经进入“存量消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路权分配机制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展望未来,陈小鸿指出,以用者付费的通行管理取代“沪牌”拍卖制度只是时间问题。但在此之前,需要研究存量拍卖牌照的消化问题,并解决好存量拍卖车牌“永久路权”的法理问题。同时,上海已经具备从拥有管理转向使用管理的基础条件,可以考虑适时推进一致性管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部分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及专家访谈)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