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宜高铁开工,多地新年部署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重庆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渝宜高铁重庆段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500亿元。同时,上海、南京、柳州、厦门等地也积极部署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为能源转型提供法律保障。
1月2日上午,重庆隆重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交通行业迎来重要里程碑,6个项目同日开工及竣工,总投资额高达约1500亿元。其中,备受瞩目的渝宜高铁重庆段(湖北宜昌至重庆涪陵高速铁路)正式启动建设。
渝宜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关键一环,总投资1354亿元,全长484公里,重庆境内长161公里,预计投资445亿元。线路西起湖北宜昌北站,途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穿越石柱、丰都、涪陵,最终接入长寿北站,全线共设13站,重庆境内设5站,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预计2030年完工。该高铁将与重庆至万州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互联互通,大幅缩短重庆至上海的运营时间至6小时左右。
渝宜高铁不仅是沪渝蓉沿江高铁最后开工的段落,也是沿江高铁全长约2100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达5600亿元,将成为我国东西向最重要的“高铁走廊”,串联起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六大城市,推动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发展。
此外,重庆交通建设项目的推进只是全国多地新年伊始积极部署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上海、南京、柳州、厦门等地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人工智能企业,南京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柳州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城市,厦门则从消费、投资、生产等多方面推出举措,力求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
在能源领域,我国首部能源法于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确立了能源规划的法律地位,强化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设计,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能源转型提供法律保障。
交通、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