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发布,氢能产业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三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为氢能产业加码。方案突破颜色认知局限,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加快氢能应用,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助力能源变革。
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为氢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将“清洁低碳氢”作为产业发展新标签,突破了以往仅强调绿氢的局限,更加全面地审视氢能产业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以往认识困局的突破,更是对氢能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正视。
那么,什么是清洁低碳氢?它与绿氢有何关系?本次方案有哪些突破性规定?企业和地方又将迎来哪些机遇?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结合既有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突破颜色认知,推动氢能绿色发展
早在2020年12月29日,中国氢能联盟就发布了《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量化标准及评价体系,明确了低碳氢、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碳排放要求。这一标准的实施,为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当前国内氢能主流认知仍停留在简单的颜色鉴别阶段,国家层面也缺乏具体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氢能分级标准。此次《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发布,将有力推动“清洁低碳氢”概念的成型,还原氢能低碳的本来面貌。
加快氢能应用,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根据方案要求,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将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将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同时,方案还提出了30项具体安排,从多个方面推动氢能产业的横向整合与发展。
此外,方案还鼓励地方创新管理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一批氢能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延伸产业链条,助力能源变革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氢能应用提供了新的场景和条件;另一方面,氢能制造体系的建设也将加速推进,使得一些具备制氢先天条件的传统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发展氢能产业。
以山西吕梁为例,当地依托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谋划布局了全球领先的氢能示范基地,打造集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延伸了传统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附加值,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潜力将被有效挖掘,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