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北京新房市场翘尾,全年成交量仍负增长
AI导读:
2024年底,北京新房市场成交量创新高,达到年内月度最高水平。多重政策推动下,市场逐步回暖,但全年成交量仍为负增长。未来楼市“小阳春”需更多政策助力。
2024年年底,北京新房市场是否保持了之前的热度?据北京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产权住房)成交5186套,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7.1%,达到年内月度最高成交水平,也是首次月度成交突破5000套大关。成交均价为5.8万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5.5%。
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岳微指出,随着2024年房地产系列新政的出台,北京新房市场逐步回暖,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成交量连续三个月稳步增长。
12月新房成交环比增长17.1%
2024年年底,北京新房市场呈现出翘尾行情。若叠加共有产权房,12月北京新房总成交量为5214套,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15.7%,成交均价同比上涨4%,环比上涨6%。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约7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超过一成,同比基本持平。在供应方面,12月新批上市面积约1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约四成。整体来看,北京新房成交规模在近几个月稳步回升,12月成交规模达到年内高位。
在2024年“9·30”楼市新政及10月份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的刺激下,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始止跌企稳。特别是在10月和11月,成交量迎来明显上涨。
北京住建委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网签0.45万套,环比增加50.1%。11月,新建商品住房网签0.46万套,均价5.66万元/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3%和1.5%。
进入12月,随着税费政策的落地,北京楼市成交再添动力。自12月1日起,北京取消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契税、增值税也相应调整。调整后,北京首套90-140平方米住房契税由此前的1.5%降至1%,二套房契税由此前的3%降至1%或2%。增值税方面,此前满2年的非普通住宅则给予减免。
在多重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12月北京新房市场延续了之前的成交态势。岳微表示,新政出台后,北京新房市场不断回暖,政策效力不减,连续三个月成交量持续增长,年末成交均价涨幅接近6%。
然而,从全年来看,北京新房成交量仍为负增长。北京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共有产权住房)网签41671套,较2023年下降21.8%;成交均价5.43万元/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8.4%。
如果不包含共有产权房,合硕机构分析师郭毅表示,202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37178套,同比下降26.82%;成交均价568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62%,成交金额2685.19亿元,同比下降28.43%。“目前存量69532套,按照现在的销售速度,大约是两年的库存,因为供应也下降了。”
楼市“小阳春”需更多政策助力
不仅新房市场表现亮眼,北京二手房市场同样表现出色。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自2024年“9·30”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市场连续三个月高位运行,特别是在契税政策的影响下,12月成交高达21556套,环比11月上涨15%,同比2023年12月涨幅高达66%,达到连续21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也是北京二手房市场连续44个月来的第二高值,充分展现了政策的推动力。
郭毅指出,从网签数据来看,2024年四季度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持续向好,且不断创新高。特别是12月的网签数据“翘尾”,一方面得益于税费政策的落地,另一方面是年底开发商为达成全年业绩目标所做的努力。
然而,郭毅也强调,从一线成交情况来看,市场呈现出持续小幅衰减的趋势。如果预期2025年楼市能出现“小阳春”,则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助力,才能推动北京楼市真正实现止跌企稳。
对于2025年的北京楼市,岳微认为,随着优质地块不断入市和开发企业产品设计的不断优化,新房得房率、交付标准将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新房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近日,北京再传限购松绑消息。在楼市调控方面,北京还有哪些政策工具可用?郭毅表示,打开需求和优化供给需要并行进行。在优化供给层面,政府已做出诸多努力,如取消土地出让双限、放宽新房规划尺度等。但相比南方城市,北京在这方面仍偏谨慎。目前,北京新房中称得上“好房子”的产品得房率在96%左右,个别区域能更高一些,但很多南方城市的新房得房率能达到130%甚至更高。因此,在规划尺度的宽松上,北京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在需求打开层面,无非就是进一步放松限购,但这未必能够一步到位。”郭毅如是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