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领域新动向:微医控股讯飞医疗相继上市
AI导读:
2024年12月,AI医疗领域迎来两大重要事件,微医控股和讯飞医疗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或成功上市,募资用于业务拓展和AI技术研发,AI医疗市场火热,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AI医疗领域近期动作频频,两大医疗科技企业相继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2024年12月31日,微医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紧随其后,科大讯飞的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于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业内人士指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更为医疗决策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成为AI医疗的主要特征。
微医控股,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于2015年开创了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公司凭借AI技术,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能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微医控股在2023年按收入划分,是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
通过AI驱动,微医控股已构建起一套涵盖医疗服务、医药服务、健康管理和医疗费用智能控制等多元化业务的体系,全面覆盖医疗健康服务的诊前、诊中、诊后流程。其业务主要分为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板块。近年来,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2024年上半年收入更是达到1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来自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近八成。
微医控股在AI应用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自研医疗大模型以及AI医生、AI药师、AI健管、AI智控等应用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自2020年起,公司在天津市率先推出数字健共体,为健共体内的患者、医疗机构、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等成员提供全面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通过AI赋能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微医控股成功提升了成本效益和会员忠诚度,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AI技术的进步不仅助力微医控股实现业务目标,更显著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其经调整亏损率由2021年的140.8%降至2023年的27.1%,2024年上半年更是降至7.0%,亏损大幅收窄,接近盈利。此次上市,微医控股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业务拓展和进一步研发。
讯飞医疗作为科大讯飞的控股子公司,于12月30日在港股上市,预计募资净额为5.07亿港元。公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讯飞医疗大模型的研发及产品商业化落地。讯飞医疗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医院服务、患者服务及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营收和毛利水平均稳步提升。
当前,AI医疗市场火热,国内头部上市公司纷纷在AI赋能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积极布局。例如,联影医疗近日宣布投资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布局AI领域。腾讯也联合迈瑞医疗发布了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重症大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总结患者病情,为医生提供有力支持。业内认为,这些举措将促进AI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广泛应用。
此外,AI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支持。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东吴证券认为,AI医疗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诊疗效率和效果。同时,AI医疗还能够优化医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化的医疗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有删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